无题

        书香节时,有重度拖延症的我终于下单买了收藏很久的一本书——《最好的告别》。书名下有一行小字: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是的,就是因为有篇文章介绍说,它是一本关于面对死亡的书,我才买的。

         对于死亡的恐惧,6、7岁就有了。那时,一想到这世上有一天再没有我,我就无比害怕,瞬间就像被谁扼住了喉咙。但是,我不敢对任何人说起这种担忧。好在生活中总是有很多可以转移注意力的事情,一转眼就忽略了。这几年,有了孩子,父母渐老,自己也经历着一场有惊无险的病,突然发现,对于死亡的恐惧已变成我心底时时存在的一种情绪。孩子熟睡时,我看着他,会突然又幸福又难过,我害怕失去他,或者他失去我。参加朋友母亲的葬礼,回家会情绪低落,被母亲发现,忍不住伏在她肩头哭泣,借机说出我一直无法出口的话:如果有一天,没有了你,我该怎么活?两年之前因体检查出的病,在病理出来之前,医生始终不看好我,那段时间所有种种,让人崩溃。这一切,让我非常想找到一种答案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如果有一天,死亡、意外、病痛来临,我该如何坚强面对,我该如何与你告别?

         带着一种期待,我狼吞虎咽地读完了《最好的告别》。我发现,书里没有鸡汤式的鼓舞,但它所阐述的很多内容是我想要的,让我心里的一些思路更加明晰。比如,书中说,医患关系有家长型、资讯型、解释型。前两种都不是人们想要的。在解释型医患关系中,医生的角色是帮助病人确定他们想要什么。他会询问:“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你有些什么担心?”了解到答案后,他们会向你介绍方案,告诉你哪种最能够帮助你实现优先目标。这些年,大大小小去过很多次医院,一进医院我就莫名紧张。的确,在那时,我希望遇到的不是只会告诉我怎么了该怎么的医生,我希望能多一些人文关怀,医生能关注到我对于生病的恐惧,能和我聊聊,让我的情绪得到缓解。书中还说:勇气是面对知道需要害怕什么或者希望什么时体现的力量,而智慧是审慎的力量。在年老和患病的时候,人至少需要两种勇气。第一种勇气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寻思真正应该害怕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但是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我想,我会把这些话写在随身记事本上,在需要勇气的时候,不时拿出来看一看。如果幸运,我们也会遇见一个阿图·葛文德式的医生,他不仅救死扶伤,也会思考;他会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作为医生,最有意义的体验会来自于帮助他人处理医学无能为力的问题。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确定当父母苍老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我如何尽力更好地陪伴,使他们的生活存在价值。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对爱的人,我要说:很抱歉诶,不能继续陪你。不要难过喔。我爱你,永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次的文章关乎社会,人性,法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我没有一个更好的题目来讲述~~~~ 今天单位全体人员出动,去辖区...
    真真先生阅读 394评论 6 5
  • 用了6天的空闲时间读完了《恩宠与勇气》,作者是美国后人本心理学家、哲学家肯.威尔伯。这是一本他难得的感性作品。...
    雷电鸭子阅读 250评论 0 3
  • 心理学上将18-25岁称为“成年初显期”,学业、工作、亲密关系和组成家庭等等一系列人生重大抉择像冰雹一样砸下来。而...
    麦子lynn阅读 996评论 23 22
  • “没有人告诉我,长大以后的我们,会做着平凡的工作;谈一场不怎么样的恋爱。原来,长大后没什么了不起,还是会犯错,还是...
    少女心xin阅读 469评论 0 0
  •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十足脆弱的女生。你可否能听我娓娓道来?不敢一个人去卫生间,不敢一个人吃饭,不敢一个人走路,不敢...
    蓼屿荻花洲阅读 594评论 28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