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
思维,是我们人类特有的脑部活动,是对周遭客观事物的反应与概括。
思维,无时无刻不在。通过思维,我们开始学习,获取感受,总结经验。可以说,没有思维,就没有学习,人就无法前进与发展。
思维的分类有三种:
㈠动作思维。伴随动作或操作进行的思维。譬如开车,就需要一边思考一边操作。
㈡形象思维。是借助着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譬如小朋友学数学,一开始一定是从数手指,数苹果等数具体事物的。
㈢抽象逻辑思维。以语词为基础,用推理、判断等形式的思维。譬如小朋友长大了之后的学习,学公式,背单词,都是抽象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必然是先出现,先发展。
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我们在7岁左右,才开始逐渐发展起具体逻辑思维。
直到11岁的青少年初期,才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
所以,小朋友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因果概念,自然不懂道理为何物。
不要跟小朋友讲道理,抽象的概念对ta来讲,好比对牛弹琴。
直接下指示就可以了,行不行,能不能,要不要...
经验
我们的经验,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知识与体验。
环境的刺激作用在我们身上,我们做出相关反应以便适应环境。
在适应过程中,我们通过思考,得出方案,并将方案付诸于实践,这就是经验了。
经验一旦产生,并非固定不变。
经验是随着环境改变,而实时更新的APP。以便作为用户的我们,能够达到最佳体验。
有同样爱好码字的小妹妹与我讨论写作。她屡面文案失败,想咨询我的意见。
我给她看了我写的玉石鉴赏文。当时我面试高级文案策划岗,由面试官指定主题而写的文章。
她说,文字把控力可以练,可阅历难以复制。没有阅历,就写不出底气与味道。
的确如此。我们的底气也好,气质也罢,举手投足的自信优雅,或察言观色的眼光,全来自于经验。
所以,环境越丰富,越有利我们增加经验。
环境一旦单一不变,人也就如同断网的手机,无法更新APP,自然用户体验糟糕。
这就是很多人要拼命挤入北上广的原因。北上广的丰富环境刺激,不是三四线小城市能够齐肩的。
认知
如同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认知或者思维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知与思维的本质是适应。
适应有四个过程:
⑴格式。思维起源于动作,确切地说,是无条件反射的动作。
我们受到疼痛会缩手,面对伤害蜷缩一团等等,都是处于本能。漫长的进化使我们这样做,来保护自身机体不受伤害。
随着不断学习,以适应新环境,在相同或类似环境刺激中,我们形成了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即习惯化。
婴儿出生时便具有的吸吮行为。给婴儿一个橡皮奶头供其吸吮,记下其吸吮频率的基线。当一个新异的刺激,如声音出现时,婴儿会产生异常反映,可能表现为吸吮行为的中断或哭闹。
但当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呈现,婴儿的异常反映将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吸吮行为不再受刺激而出现影响。
面对新鲜事物,我们大惊小怪。随之,便见怪不怪了。
所谓新鲜感,便是出现的新环境与新刺激。七年之痒的交公粮,也就是习惯化了。
格式就是认知结构,它直接决定了我们思维水平的高低。
环境或刺激越丰富,我们的学习机会就越多,经验就越丰富,认知也随着增加,自然思维也就越宽广了。
所谓视角的高低,便是如此。站的高,就看得远。体验的多,感悟也就丰富多彩。
⑵同化。同化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认知结构中,以加强与丰富经验。
在同化阶段,认知结构是量变的累积。也就是说,外界的环境刺激,是我们个体所能够接受,而不会出现卡壳矛盾及疑问。
所谓的顺水顺舟。随着同化,人也强化了其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
人在同化阶段,容易产生思维定势。
定势,就是个体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直白地讲,就是一根筋,死脑筋。
定势是一把双刃剑。
当解决相似问题时,定势有助于我们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与质量。
当情况变化了时,定势的弊端就出现了。它阻碍我们变通思路,造成思维僵化,从而影响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⑶顺应。当我们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的刺激,也就是说,我们遇到了问题与困惑。
此时,我们就必须建立新的认知格式,或调整原有的格式。
认知格式发生质变后,才能重新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
同化与顺应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我们的负面情绪,也多与认知有关。当我们的认知结构无法接纳外界的刺激,我们就会有负面情绪。
所以,认知结构越丰富,与其说是对情绪掌控力好,不如说是,能够接纳常人认知结构里所无法同化的事情。
人就是这样不断的成长。
当我们开始怀疑,其实就是有了认知上的冲突与矛盾,我们就会想办法去调整认知格式,以便解除这些矛盾。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吸收新的刺激,不断调整认知结构,才能变得智慧。
所谓智慧就是不以情绪为主导来思考问题,而是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从而选择最优的处理方法。
⑷平衡化。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不停地遇到外来刺激 。
通过同化与顺应,我们的认知格式从低水平的平衡,到该平衡被打破,建立更高水平的平衡。于是我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学海无涯苦做舟。从认知与思维的角度来看,因为遇到了困惑,才会觉得痛苦。因为痛苦,所以会不断的尝试各种方式,来解决痛苦。
当痛苦被解除,自然而然,我们的认知格式就更上一层楼了。
匮乏使人痛苦,痛苦使人成长。这句话背后反映的就是认知结构在挫折中不断被自身调整、丰富及扩大。
问题
人难免遇到问题,产生焦虑痛苦情绪
什么是问题?问题是指个人的目标面临障碍。这个障碍既不在认知结构内,又不能第一时间去解决这个障碍。
问题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Ⅰ有已知的关于问题情境和条件的描述。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或天时地利人合,其中,某项或某几项出现了问题,而且我们无法第一时间解决。
Ⅱ有欲望,有希望达到的目标。这个障碍就是前进过程中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铲除,尽快立刻马上。
Ⅲ对该障碍的正确解决的方法不是直接显现,需要竭精以赴,需要誓不罢休地去克服困难,去超越自我。
问题解决需要有两个要素:
第一,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通俗来讲,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的越清楚,就越专注。
人一旦专注,意志的力量就会被发挥。
生命本身,就是强力意志。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意志——尼采。
尼采所认为的意志,就是一种冲力,一种创造力,更是不断地自我表现,自我创造与自我扩展。
生命是意志的载体。
首先要有人的存在,才有可能出现意志。意志以人的言行举止为形式而表达。若人消失,意志也随之唇寒齿亡。
意志是生命的表现形式。
我思故我在——卡笛尔。生命时时刻刻需要意志的指挥,无论吃喝拉撒,喜怒哀乐,还是前进后退,都以意志为核心。
植物人是没有意志的。
没有意志,也就没有主动活动了。所以,植物人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外,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是完全丧失的。
第二,有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包括内在的心理操作和外在的动作操作。
内在的心理操作,是思维、认知与意志等等的参与。调动自身,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外在的动作操作,就是执行力。
这世界永远不缺梦想家,陆家嘴走一圈,口吐莲花的创业者,遍地如雨之后的蛤蟆。
将头脑里的点子想法,转化成白纸黑字,或者撸起袖管做事,才是王道。
说白了,缺乏实干主义精神的梦想家,跟网上慷慨激昂的键盘侠没什么两样。
解决
面对问题,不可疾病乱投医,不可如无头苍蝇,不可被情绪左右。
一切都要有章有法,有条有理。
理智的最大特点,就是和自身感受好坏无关,一切以客观的科学知识为最高依据。
所以,做决定下判断时,要理智大于情感。
解决问题有四个步骤:
Step1,发现问题。这不仅包括目前面临的,还包括预见发生的。
人无近虑必有远忧,不要等到泰山压顶的时候才手忙脚乱。任何时候,要有备胎,防范未然。
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件事有利弊两端。遇到任何人或事,都用辩证的眼光两头分析。
哪怕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也有消磨斗志,被拗断翅膀关进金丝笼里的弊端。
万一公司倒闭了,是否还能够有竞争力?人,死于安乐呐...
Step2,找到问题的所在。如同激光,准确定位问题与矛盾。
指哪打哪,对症下药。不要头痛医脚,脚痛医心。
他出轨,你该考虑要不要值不值得开启大房模式。而非其他。
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是现阶段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还是现阶段精神世界一片荒芜。
如果是前者,那就拼死地放弃一切娱乐去赚钱。如果是后者,就干脆辞职环游世界。
最怕不知道问题所在,浑浑噩噩,甚至指东打西。
很多人遇到瓶颈就去结婚。比如工作之余寂寞难耐,需要找人陪伴,比如经济不行但想过更好生活,于是找人依靠。
可是ta们都不知道,婚姻根本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两个精神或物质无法独立的人,走进婚姻只会乱上加乱。
Step3,大胆假设。根据问题焦点,设计诸多方案。
自古华山一条路,但处理问题的方案往往多式多样。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曲线救国以柔克刚。
可以脑洞,可以严谨,可以感性,可以理性。引用一句广告词,nothing is impossible。
只是,每一种方法都各有千秋利弊。
我们可以制作一张表格,把各个方案的优势劣势都一一罗列,方便对比。
最后根据可行度,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等来选择最优方案。
Step4,小心求证。实践出真知。任何方案或设想,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其操作性。
任何想法理念,没有被切切实实实践过,都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在实践中不断纠正理论,然后再用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这样,才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在实践里,最怕按图索骥的书呆子,只看理论,不顾实际现状。
以前在CA,业务室的人没呆过现场,现场的人又不会写规章制度。
然后,导致一出新规范,现场的人骂业务室傻逼,业务室的人指责现场的人做不好。
追根溯源,无非是写规章制度的人不食人间烟火。而基层员工又没有水平来撰写规章制度。
真正优秀的领导,必然是有文化素养的出身,然后下放基层锻炼,能够胜任之后,才能够坐上领导的位子。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将公民分为三等:普通人,士兵和护国者。
其中护国者就是管理者,不分男女,不分血统。
所有公民的划分全由自身能力来决定,没有世袭制度。
能够成为哲学王的最后一步,就是被丢入生活的熔炉,进行无情的锤炼。
只有经受最后考验的人,才能胜任护国者。
结尾
我们也许从未关注过自身的运转。
我们从未审视过自己的内心活动,也未曾审视过自己的思维过程。
我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是希望各位读者看完此文,能够以理性,以哲学的角度来看待我们自身。
生命在于意志,生命在于体验。
当面对问题,止步不前时,能够换一个认知,把它当做人生的磨练,去挑战自我。
最后,选出最优方案,既能够解决问题,又是使自身的认知格式扩充。
人生,是一场修行,愿我们不断前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