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宋填词156|刘克庄写落梅获罪闲废10年 却成最爱咏梅诗人

前言

刘克庄初名刘灼。祖父刘夙和父亲刘弥正皆进 士。但是刘克庄本人却不是科举出身,21岁时,他因老辈的恩庇开启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的一生。刘克庄最终以焕章阁学士之职致仕,咸淳五年(1269年)去世,享年八十三,是一个长寿诗人。

作为词人,他是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作为诗人,他在江湖派诗人中年龄最长,官位最高,成就最大。作为诗论家,他有《后村诗话》等著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诗歌见解。

刘克庄(1187~1269) 是南宋的多产诗人,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将近5000首。其中有一百多首诗词,与梅相关。之所以咏梅诗词这么多,是因为一首《落梅》诗影响了他的人生。

一、幸然不识桃和柳,却被梅花累十年

宝庆三年(1227年),权臣史弥远发起“江湖诗祸”,《江湖集》被劈板禁毁,很多诗人被谪贬流放。

陈起诗: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曾极诗:九十日春晴景少,一千年事乱时多;刘克庄则因”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而获罪,这两句诗出自他的七言律诗《落梅》: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监察御史李知孝、梁成大诬告刘克庄谤讪时政,差一点被下狱治罪,多亏签书枢密院事郑清之极力辩护而得释,但刘克庄因此而闲废十年。

刘克庄后来在《杨补之墨梅跋》中说:

“予少时有《落梅》诗,为李定、舒亶(案:制造‘乌台诗案’陷害苏轼的人)辈笺注,几陷罪苦。后见梅花辄怕,见画梅花亦怕。”

刘克庄《病后访梅九绝》中还自嘲说:“幸然不识桃和柳,却被梅花累十年”。

据说正因《落梅》诗这个冤案,反而令他与梅花结下不解之缘。刘克庄一生写了123首咏梅诗,另有多首咏梅词,可能是中国文人中写梅花最多的诗人。

刘克庄因咏梅获罪之事,对其影响很深,在其《贺新郎·宋庵访梅》中还耿耿于怀:

鹊报千林喜。还猛省、谢家池馆,早寒天气。要与瑶姬叙离索,草草杯盘藉地。怅减尽、何郎才思。不愿玉堂并金屋,愿年年、岁岁花间醉。餐秀色,挹高致。

西园飞盖东山妓。问何如、半山雪里,孤山烟外。管甚夜深风露冷,人与长瓶共睡。任翠羽、枝头多事。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花、受取风流罪。簪白发,莫教坠。

这首词中写到:老子平生无他过,为梅花、受取风流罪。

​二、辛派词人刘克庄

刘克庄的诗传下来4000多首,词仅有二百多首,但是这个数量已经在宋词人中名列前茅了。

刘克庄被认为是辛派词人中的代表人物,和刘过、刘辰翁并称辛派词人“三刘”,甚至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中认为:

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如《玉楼春》云:‘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这首《玉楼春·戏林推 》是刘克庄的名作之一:

年年跃马长安市 ,客舍似家家似寄 。青钱换酒日无何 ,红烛呼卢宵不寐 。

易挑锦妇机中字 ,难得玉人心下事 。男儿西北有神州 ,莫滴水西桥畔泪 。

姓林的推官应该是刘克庄不错的朋友,因此这首词前面有戏谑的成分。

前半部分似乎写了一个纨绔子弟,正如蒋捷《虞美人听雨》中的少年郎: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下半部分,又把这个纨绔子弟加上了“薄情郎”的人设。但是结尾处一转,陡然拔起:男儿西北有神州 。 这七个字把整首词从花间词的调调中拉了出来,一把推进了辛派词风中。词人告诫好友:莫滴水西桥畔泪 。不要虚度年华,男儿的青春应该在西北边疆报效祖国,而不是在花前月下与美女们卿卿我我。

​刘克庄还有一首《沁园春· 梦孚若》也是常被提起的代表作: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两,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方孚若名信孺,是作者的同乡和好友。刘克庄有十几首诗词写过这位好朋友。作诗“梦孚若”,填词也“梦孚若”,可见这位朋友在其心目中的位置。

上半阙写梦境,在梦中刘克庄与好友相逢,登台上楼,饮酒餐鱼。词人自比于刘备和曹操,是治国之才。

下阕梦醒之后,韶华逝水,岁月蹉跎,又自比怀才不遇的李广,没有机会遇到刘邦,否则怎么会终生不能封侯呢?结尾处,诗人披衣而起,感慨万端。

三、刘克庄的婉约之风

即使苏轼与辛弃疾,也有大量的婉约之词,刘克庄也不例外。例如这首小令《长相思· 惜梅》别有情调: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又如这首《卜算子》: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这首小词深得咏物词的精髓,即是咏花惜花,也含蓄深婉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的嗟叹。

这首词中有一种怨恨,仿佛在质问天公,套用一句歌词:你到底爱不爱我。现实是:曾经爱过,始乱终弃。

刘克庄几起几落,多次被弹劾、被陷害,又多次被启用,也曾经深受宋理宗的重用。人生有高潮有低谷,有”朝见树头繁“的时候,也有”雨洗风吹了“的时候。

相比较陆游的咏梅词,从人格精神上来说,陆游词更悲壮一些: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两首词的结尾,都是悲剧收场。和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比一下,完全不同的两种精神世界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您喜欢哪一首呢?人生充满阳光是不是更好一些?

结束语

刘克庄所处的时代,已经到了南宋强弩之末的时候。刘克庄晚年时,当政贾似道欺上瞒下,谎报战功。南宋一步步走向了衰亡。

1269年,刘克庄去世,十年后,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

结束时,依照惯例填词一首为作业,《卜算子·咏落梅》:

不敢怨东风,一点飞红小,傲雪孤高争奈何,始觉春来早。

粘袖久含香,此意知多少,篱角黄昏疏影寂,梦里韶光了。

@老街味道

词坛巾帼,李清照声声慢连用14叠字,清朝女词人用了44个叠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490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581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830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57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74评论 6 39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54评论 1 30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64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57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47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95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37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19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82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49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09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86评论 2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