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语录的心得

稍稍了解过孔子的人都知道,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但是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论语》这本著作中,学而篇能在首位,也向后人说明了孔子及其儒家弟子将学习的重要性看的多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可以先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过了一段时间一定要去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看你,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是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我们看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之前看过另一种解释是“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要去实践”,这种想法固然是正确的,但是孔子在这里比较强调的是学习过后要去温习的学习方法。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教育中,这种方法仍然是良好学习方式,所以孔子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提出了那么先进的思想,也是很令人倾佩的。

这种学习方法,孔子不止在一处提到,在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同样体现了出来。这是叫我们只有温习旧知识,才可以更好的学习新知识。而另外一句话,也同样是学习必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将学习与思考结合在一起,让他的学生弟子们知道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一事无成。”它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真正的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这三句话都是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录,目的是让我们知道在学习当中,掌握方法其实很重要,两千多年以前,孔子言传身教的告诉后人应该要如此,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无数的老师同样让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他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我记得在高考前,老师曾经让我们看了许多名校学生的读书方式,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帮助。但是有许多同学,误把那种施压式教学当成提高学习的捷径,那段时间,很多同学就开始了自虐式学习。学习到半夜,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上课打瞌睡就买一大箱的速溶咖啡,每天三点一线,但是最多的时间是在教室。这种看似很努力的方式并没有让成绩提高,反而将身体搞垮。所以说,找准方法很重要。

“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这是每一个老师在开学第一课都会讲到的方法,比起其他因人而异的学习方法来说,这种大众的方法其实是适用于任何人。所以不要以为先人的话都是错误的,即使时代不同,学习方法,依然流通至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20评论 1 16
  • 唐敬宗――李湛(公元809年至公元826年)汉族,唐穆宗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后因其父健康恶...
    张旭锋阅读 1,761评论 0 1
  • .清雅浪漫,卓尔不凡,温文儒雅,光风霁月。 若流星一般,绚烂短暂。 若磐石一般,矢志不渝。 若恶魔般的堕落,连带着...
    捕风的開訫鬼阅读 1,761评论 2 4
  • 闺蜜约我去撕小三,去,还是不去? 尼玛,我撸起袖子,必!须!去!啊!这是什么行为?帮亲不帮理呗! 当然,不是我的闺...
    penny胖妮阅读 2,732评论 3 2
  • 昨天晚上睡得很不好 醒来了两回 折腾一个多小时才入睡 以为高考过去会是特别轻松特别愉悦的 事实上并没有 是史无前例...
    HoraeLee阅读 2,6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