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137)
第二百零五章
县领导同意拨给搬迁学校款
林新成提出试行生产责任制
3
孙书记松开孟凡忠的手,把三把椅子并排摆好,他坐在了中间,让林新成和孟凡忠分别坐在他的左右两旁。然后说道:“文静,新成,看到你们姐弟两个,我心里有一种亲切感。感谢你们姐弟两个及你们这些在坐的,对我女儿小莉的友情和照顾,让她在你们那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今天你们又给我领来了一个好女婿。你们为大学生召开的庆祝大会,我没有去参加是一个遗憾。我听朱书记说,你们开的很成功,巜豫中日报》的编辑和记者也去了,作了详细报导。咱广播站也进行了报导,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对我也有很大啟发。朱书记说,你写的两个条幅内容很好,他让我记了下来,我不但记在了本上,也记在了心里。上条是:重视科学,重视知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就是重视祖国未来。说的多好呀,正因为你们大队做到了这四个重视了,你们在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次招生中,一下子考上了三十三名大学生,这在全县全区甚至全省全国都是不多的。你们考上这三十三名大学生,大学毕业以后,还不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吗?如果我们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地方每一个领导同志,都做到这四个重视了,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还能会搞不上去吗?我们国家的民族整体文化素质还能会提不高吗?科学还会不发展吗?四个现代化还缺人材吗?祖国的繁荣与强大还有什么困难?遗憾的是,由于四XX这些年的干拢,这四个重视没有人再敢重视了,现在虽然四ⅩX被粉碎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认识不到这一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你写的下条是,关心孩子,关心学生,关心青年,关心他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说的也不错。在这方面,毛主席有很多论述,比如,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那一段,比如,我们的教育方针那一段,比如,我们的同志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那一段,再比如,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那篇文章,还有巜为人民服务》那篇文章。过去有一首巜社会主义好》的歌词里也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产主义早实现。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能作到这四个关心,青年学生也教育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整个社会也和谐了,我们的世界也美好了。新成,你写的这两个条幅内容,含义很深刻,越想越有味道。我准备把这两条内容在全县推广开来,让每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作到这一点。"
听到孙书记在这两个条幅内容上大发感慨,林新成心里也挺感动,同时也想到了自己要向孙书记说自己事情怎样开口了,他侧过身子,望着孙书记说:“孙书记,我们几个今天来,一是把我给莉妹妹介绍的对象领来让你看看定下这桩婚事,二是向你反映一下我们大队小学的情况。"
孙书记笑着问:“是不是又想要钱呀?"
林新成说:“孙书记,你先让我把情况给你说一说,你听听我们学校是个什么状况。"
孙书记说:“好吧。"
林新成先向孙书记介绍了跟他一块来的另外三个人,他指着江水花说:“这是我们大队抓学校的副支书兼大队会计江水花同志,治河工地上两个女将之一。"
孙书记向江水花点头道:“有印象,七五年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她发过言,还与你配合着唱过戏,治河工地上的事迹也听说了不少,你是一个很了起的女同志。"
林新成又指着王超峰说:“这是我们大队革委会副主任王超峰同志,是我教过的学生,很有能力,我的得力干将。“
孙书记对王超峰说:“小伙子,好好干,治河工地上,我也从广播上没少听到你的事迹。"
林新成最后介绍孟凡芸:“这个妹妹是孟凡忠的姐,叫孟凡芸,在河南医学院上大学,今年该毕业了。"
孙书记笑道:“是我闺女的大姑姐了。姑娘,你们家了不起,你弟弟凡忠今年又考上了郑州大学,我闺女与你弟弟凡忠结缘以后,你们一家就有三个大学生了。"
林新成说:“孙书记,不仅是这样,她的二弟弟今年也被新乡师范学院录取了,而她的未婚夫,就是我们大队考上北京大学的咱县委单独奖两千元的吕风伟。"
孙书记又一下子显得特别高兴了,说道:“呵呵,你们一家子真是不简单了,一家人竟出了三个大学生,连以后的女婿和儿媳妇就五个人了。新成把我闺女介绍到你家,真是走进状元家了,象这样的家庭,也是全县全区乃至全省也是难找啊。"
坐在一旁的张秘书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了孟凡芸和孟凡忠。
孟凡芸接道:“孙书记,我应该喊你表伯父了,这都是俺的林老师关心教育的结果,象我们家一样的,我们大队还有一家,就是老队长林庆祥家,他们是连女婿和媳妇一共四个,今年新考上的是三个。"
孙书记说:“你们杏林岗这个偏僻大队,是个出人材的地方,真是一个出人材的好地方。"
江水花接道:“这还是林新成重视教育的结果,我们大队自从解放到七五年,可是连一个大学生都没有出过。这几十名大学生,除了有一个是老三届毕业生外,全部都是林新成的学生。"
孙书记用手拍了一下林新成的肩膀说:“新成,好小子,你真是不简单呀。"
林新成说:“一方面是我重视了教育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国家恢复了高考恢复的好,如果不恢复高考,还按推荐的办法,一年也只能走两三个学生。我们应该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孙书记,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吧,下面我给你说说我们大队小学的情况。你去过我的公社吧,我们公社从北到南有一条二十多里长的土岗子,号称土龙岗,到了我们大队就到了头,因此我们大队的高土岗子就叫龙首岗,龙首岗高出地面三十多米,龙首岗上有一座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庙,叫龙王庙,四周建有三米多宽的高大院墙,当地人叫这个院子为龙王庙大院或龙王寨。我们大队部建在龙王庙的前边,我们的小学校建在龙王庙的后边。从龙王庙寨下的土路上到龙王寨里,只有条三米多宽,近五十米长的陡坡,平时好晴天,一、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上下这个陡坡就很艰难,一遇上阴天下雨下雪,陡坡就更滑,这三个年级的学生就得放假。四、五年级的学生,为了上下方便,就在陡坡中间自下而上刨两行小坑,雨雪天弯着腰手扒前边的小坑脚蹬后边的小坑往上上,放学时小心翼翼的往下下。学生不但保证不了学习时间,而且也极不安全,这对提高教育质量很是不利。"
孙书记问:“当年你们大队为什么把小学校建在那么高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