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现在来看《孟子》。所谓的“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因为我现在是在讲《三字经》,并不是在专门的谈《孟子》这本书,所以在这里,只是借着这句话,说说两件事,第一还是来看《三字经》的原文,讲讲对“道德”、“仁义”的理解;其次想谈谈中华传统文化从汉代开始就分出的两条“歧路”,以引起今日学人的重视。寄期望于有识之士能合力恢复中华文化在先秦时期的那种文化力量。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从篇章数目来说后世的所谓“考据学”;第二是从每章分出上下这件事,来看贻害无穷的“章句学”。其实呀这两点都涉及到同一个人,东汉大儒赵岐,这哥们做的《孟子章句》对后世学者影响不小,但在笔者看来也是功过参半,而从对后世学术的发展来看,过应该还大于功。
先说说我对《孟子》的概括吧。“四书”的每一本都是自成“经”、“传”的。《孟子》七篇中,最后一篇“尽心”是“经”,其余六篇是“传”。而核心的核心,是“尽心”篇的第一段话——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其实孟子的观点仍然是告诉大家,要去注意观察自然,把握自然规律,然后按照那个规律去做事,就可以真正的安身立命了。
再来看《三字经》对《孟子》这本书内容的概况,很简单,就四个字,字数虽然很少,但是理解起来不是那么简单。甚至于可以说,这四个字每一个字说起来都很麻烦。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说不清楚的。所以,还是那句话,我说我的,别人爱咋说咋说。
这四个字,大的方向上,可以分出两种理解的方式:第一、四个单独的字;第二、两个双字的词。还是那句话,我说我的理解,算是给大家多一共一个角度,您觉得应该怎么理解跟我没关系。
咱先看第一种,一个一个说。
“道”。讲中国传统文化,看到这个字,脑袋疼不?我反正是快炸了。就这个字,好多种解释,还都解释得通。其实,汉字本身就是一字多意,而且往往多音。这个字我想说两个读音的两个意思,其实还有更多,但我又不是《古代汉语字典》,所以就这样吧。1、读第三声“导”的音,同时也可以按照这个字的意思来理解为引导、指导,就是能够给我们以人生的指导,最终引导我们获得幸福的那个东西,这个东西包含了物质与精神双方面的。2、读第四声“到”的音。我把他理解成为这个宇宙的基本运行规律。
“德”。这个字,他的本意现在被我们理解窄了,变成了单纯的一个人精神修养当中的一个方面。先秦时期他的意思应该是既包含精神又包含物质的。《管子》当中讲“德者,得也”,就是让人获得他所想要得到的,应该得到全部。最早的“以德治国”,应该不是说让拥有端正品质的统治者去治理国家,而是说通过满足人民的各种合理需求而使社会安定。
“仁”。从甲骨文到篆书的字形来看,左边一个“人”,右边那两横是一样长的。我的理解是人与人平等的相处就是仁。自己知道自己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每个人也都不过是那一粒微尘,没有什么不同。这样的话,哪还有高低贵贱,但是这一点要真的做到让自己心里清清楚楚,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说要“尽心”,能“尽其心者”,做到尽知其心,即可不自欺,而后不被人欺,最终亦不会欺人。这就是“仁者”。
“义”,普遍的说法是“义者宜也”,就是适宜的行为。有道理。但是我还是更愿意从甲骨文的字形去看,大家把羊分了,这个就是“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吧。
再来看看第二种,一对一对的说。
“道德”,我的理解——以道得之——其实还是根据我对单字的理解来的。我们的文化,现在有被解释的越来越窄的现象,不管原因是什么,其结果都是有害无益的。
“仁义”,怀人人平等之心,行人人得益之事。如此就是仁义之举。
下面看“考据”这个事,现在现存的《孟子》是七篇,名字都在上面列着呢,但是无论我们百度也好,查阅各种工具书也好,都有这么段话,“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却说《孟子》十一篇”。接下来,我们那位大儒登场了,“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哥!你认为真就真,你认为假就假呀?到底谁写的书呀?是孟轲同学写的《孟子》呀?还是你赵岐同学写的《孟子》呀?懂不懂得尊重点人呀?就赵岐同学这么一任性,四篇文章我们今天看不见了,是真是假我们看看不行吗?而且真假就那么重要吗?真的就绝对有价值吗?假的就一点价值没有了吗?天下人,除了孔孟老庄,旁人就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随意删改前人的文章、著作,这是古代很多读书人的一个坏毛病,不出名的人犯这个毛病还好,一有点名气的读书人犯了这个毛病可坏了,基本就是从那往后就再也别想看到原来的那个东西了。这就叫阉割文化,至少也是篡改经典。
其实呀,学习的事情,有自己的观点、见解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说自己认为不对的东西就给人扔了不要了。敬重古人、尊重后人的做法是——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把人家原来的东西原原本本的保留下来,让后人去品评。
而“考据”发展到今天,可能也是无题可考的困局,或者说为了显得与众不同而另辟蹊径,一些怪异的考据接踵而至。类似孔乙己那种一个“茴”字有多少种写法的学问,已经显得小儿科了。学术之道必要,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而走入极端。
再说“章句”的事。对于《孟子章句》这种对古籍进行分章、断章的做法,个人是不认同的,因为这样做极易歪曲原文的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是你爸爸同事。现在我把这句话分成上下两句,上句——我是你爸爸;下句——同事。然后咱们一句一句看,那还能看吗?拆开了看那就得出人命!!!
所以说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学习经典,后人的注释要看,但是原著、原典必须要更加细致的去揣摩。特别是近代引入了标点符号之后,其实我们现在看带标点的古籍,是会有一定问题的。
先过文字关,然后让古籍中的所有标点符号和注释都一边去。您再学一遍看看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