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开发中布局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基础,随着UI越来越多,布局的重复性、复杂度也会随之增长。而每一个view都需要measure ,layout ,draw这三步来完成,如果层级太深自然会导致整个绘制过程耗时大量的时间,从而造成启动速度慢,卡顿都问题。而ondraw在频繁刷新时可能多次触发,因此他又不能做耗时的操作,还可能内存抖动。对于布局检查我们主要使用Layout Inspector.
Layout Inspector布局分析工具
Android Studio IDE的菜单Tools--->Layout Inspector子菜单,如下图:
启动模拟器或者真机,debug运行app至设备,选择Layout Inspector 后,会出现下面的窗口:
Component Tree窗口:查看当前视图的全部view树;控制视图的显示与隐藏(API 29-30的设备),如下图:
中间窗口:选择应用、刷新页面视图、呈现分页的页面效果图、Live updates实时更新手机画面;
Attributes窗口:选择Component Tree窗口中的一个子View视图时,呈现该子视图的全部配置属性。
总结:
Layout Inspector 只能用于查看布局view树层级,不能查看布局性能;并且对设备的api的要求比较高(API29-30)
从上面分析的布局层级中,Google给我们提供了三个优化布局的方案,下面就逐一介绍一下:
include标签(简化布局结果,提供复用性)
app开发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Activity里面有相同的布局,这时我们可以将这些通用的布局提取出来到一个单独的layout文件里,再使用include标签引入到相应的页面布局文件里。
使用场景:
一个APP的顶部布局、侧边栏布局、底部Tab栏布局、ListView和GridView每一项的布局等
特别说明:
- 如果我们需要给include标签和其所在加载的布局根节点设置id的话,这两个id必须一致,或者只给其中一个设置id即可;
- include 引用的布局文件的id不要和外面主布局中的id设置相同了,否则会出现找错视图;
- 如果需要给include设置位置时,那么必须要设置大小width ,height,否则编译会出问题,一般情况不需要设置;
- 如果一个布局文件中引入两个相同的include布局,那么就需要给include设置不同的id来进行区分;
- 当你使用了databinding时,就必须要给include标签制定id
使用方法:
<include layout="@layout/custom_titlebar_layout" />
Merge标签(减少布局层次)
merger标签相当于一个包裹的作用,他在优化UI接口的时候主要目的是通过删减多余或额外的层级,从而优化整个android layout的结果。
使用场景(典型)
1.布局顶节点是FrameLayout且不需要设置background或Padding等属性时,可以用merge标签来替代,因为Activity内容视图的parent view就是FrameLayout
2.当某一个布局作为子布局include时,使用merge当作该子布局的顶节点,这样在被引入的时候回自动被忽略掉,而将其子节点布局全部合并到主布局中
3.自定义一个组合视图时(自定义多个系统widget组合的视图,自定义视图继承于Linearlayout ,RelativeLayout等)
特别说明:
只能作为根布局使用
当Infalte以merge标签开始的布局文件时,必须制定一个父viewGroup ,并且必须要设定attachToRoot为true
RelativeLayout mRootLayout = (RelativeLayout) mLayoutInflater .inflate(R.layout.customview_titlebar_layout, this,true);
简单使用: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erge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app="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uto"
xmlns:tools="http://schemas.android.com/tools"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tools:context=".MainActivity">
<ImageView
android:layout_width="100dp"
android:layout_height="100dp"
android:clickable="true"
android:src="@drawable/vector"
tools:ignore="MissingConstraints"
app:tint="@color/selector" />
</merge>
由于activity 在加载布局setContent时,是加载到ContentFrameLayout中去,而我们从源码可以看到ContentFrameLayout是继承自FrameLayout的:
public class ContentFrameLayout extends FrameLayout {
public interface OnAttachListener {
void onDetachedFromWindow();
void onAttachedFromWindow();
}
//............
}
所以我们可以直接使用merge标签来作为布局的根节点,我们再次使用Layout Inspector分析工具来分析,发现并没有merge标签这一层级,如下:
ViewStub标签(需要时加载)
他是在需要的时候去加载,不需要时则不用加载,这样可以节约内存使用。我们通常使用的visiable ,gone ,invisiable来控制显示隐藏,其实这些视图时已经加载好了的。
ViewStub 是一个轻量级的View,它一个看不见的,不占布局位置,占用资源非常小的控件。他是一个宽高都为0的view ,默认是不可见的。只有通过调用setVisibility函数或者Inflate函数才会将其要装载的目标布局给加载出来,从而达到延迟加载的效果,这个要被加载的布局通过android:layout属性来设置。
使用场景
- 在程序的运行期间,某个布局在Inflate后,就不会有变化,除非重新启动。
- 想要 单次 控制显示与隐藏的是一个布局文件,而非某个View。
特别说明:
ViewStub只能Inflate一次,之后ViewStub对象会被置为空。按句话说,某个被ViewStub指定的布局被Inflate后,就不会够再通过ViewStub来控制它了。
ViewStub只能用来Inflate一个布局文件,而不是某个具体的View,当然也可以把View写在某个布局文件中。
简单使用:
<!--自定义个布局-->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TextView
android:id="@+id/introduce"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Color="@color/colorPrimary"
android:textSize="18sp"
android:text="I am a subview of viewstub "/>
</LinearLayout>
<ViewStub
android:id="@+id/viewstub"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layout/viewstub_layout" />
viewStub.inflate().findViewById(R.id.introduce);//在调用inflate()时,view就已经加载好了
个人觉得在列表页面使用时比较方便,例如在页面加载时,不需要加载RecycleView,待网络请求响应后,再加载列表,这样可以使页面加载速度加快。
扁平化布局constraintLayout
尽量使用constraintLayout约束布局来使布局尽量扁平化,减少非必需的UI组件。
关于ConstraintLayout的使用将在新的文章中介绍。
温馨提示:上述三个布局的使用都有一些限制,在使用时一定一定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