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果壳,心向宇宙——读《十问·霍金沉思录》有感

即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史蒂芬·霍金,就是哈姆雷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在英国牛津,是现代最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之一。主要研究的领域是宇宙论黑洞。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安葬于伦敦的西敏寺,长眠于牛顿和达尔文之间。他和人类的伟大先驱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以及爱因斯坦一样,在智慧的星空中发出永恒的光芒。

但就是这样一位科学中的巨人,在生活中却是个全身瘫痪,不能言语的残疾人。他在21岁时患上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渐冻症,俗称渐冻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病情也逐渐加重,肌肉功能的丧失,导致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动。


病情和轮椅,限制了他的身体,但是无法限制他的思维。

霍金在这个星球上过着一种非凡的生活,却利用奇思异想和物理定律穿越宇宙。他到过银河系最远处,旅行进入过黑洞,还返回过时间的起点。

轮椅太小,但幸而宇宙够大。

身体太小,但幸而思想够大。

《十问·霍金沉思录》是霍金最后的遗作。

书中记载了霍金对于十个问题的思考。

上帝存在吗?一切如何开始?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我们能预测未来吗?黑洞中是什么?时间旅行可能吗?我们能在地球上存活吗?我们应去太空殖民吗?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我们?我们如何塑造未来?

关于宇宙的起源,关于时间的旅行,关于人类的未来…在一具并不强壮甚至羸弱的躯体里,思考的却是如此庞大的问题。

或许,只有在宏大的宇宙面前,人身的苦难才会显得不那么悲戚。就像霍金自己说的那样:

“所以记住仰望星空,而非注目脚下。尝试理解你所看到的,并追寻宇宙存在的原因。保持好奇心。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事情你能做到并取得成功。重要的是你不要放弃。释放你的想象力,塑造未来。”

人们总是容易被眼前的事物蒙住双眼甚至蒙住心。不论是眼前的苦难或是繁华。所以当你过度消沉或者盲目自大时,都请抬起头向天空望一望吧。

当你仰望无比浩瀚的天穹,栖居宇宙中的人生是如此微不足道和偶然,就算是全人类的发展史,在整个宇宙的时空长河里,都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是单个人的一生呢。

病痛,贫穷,欲望,贪婪,虚荣,像是镣铐,锁住了太多人。

但是戴着镣铐也别忘了起舞。

即使身在果壳,也要心向宇宙。

愿我们热爱科学,永葆好奇探索之心。

将有限的精力,不要全都关注在某个男人或者女人身上,而是试着去关注全人类,去关注这个星球,这个星系,这个宇宙。

最后分享一首书中关于时间旅行的打油诗

有位名叫怀特的姑娘
旅行速度赛过了光
她在某天出发
却凭相对论到达
出发前一天的晚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