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观即素质教育观
定义:与应试教育相对。指向人的整体,全面的素质发展。
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重点:“一全一重一眼两促”~全体学生,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着眼于终身可持续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如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意回答,老师因为成绩等原因偏向部分学生等。
第二节 学生观
内涵:“一发两独” ~独立意义的人,独特的人,发展的人。
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要求:公平公正和因材施教
题型:材料分析,如:学习成绩提高(发展的人),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不同学生不同对待方式,个性学生,揠苗助长等。
第三节 教师观(新课改背景)
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行为:师生关系强调尊重和赞赏;教学关系强调帮助和引导;自我强调反思;与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
发展要求:终身学习者;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重视沟通、交往、合作;用于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题型:材料分析:如 教学方法的改进反思,对待学生的态度,不体罚等,自我学习进步,对学生学习的引导等。
总结:这一章主要是材料论述题比较难,根据材料,一定要注意要求是从三观的哪一观论述。
第一步先总述材料的内容,正确与否,或部分值得借鉴,亮出观点。
第二步,结合材料,一方面,另一方面,找准理论依据,再接上材料内容,评述材料正确在哪,错误在哪。一般2~3点,最多不能多于5点。太多乱,啰嗦。
最后,总结,拔高。根据…,材料践行了…或者违背了…,我们应该…。
材料论述:内容简洁,层次分明,观点明确。
阿颖
2020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