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小县城,算不上熟悉。但早些年需寄信,在邮寄地址这一栏,是独独不能忘了冠上它的名称的。
所以,小城与我却又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前,回老家,会选择坐火车。
金温的铁路,建在括苍山脉的崇山峻岭间,工程着实浩大。据父亲说,他们那时读铁路技术专业学校时,就是为金温铁路的开通预备人材的。结果,等到妹妹工作的期间,道路才正式的运营。其间,整整等待了四十年。
小县城也就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
铁路的山洞尤其多,从金华开到小城,火车可以慢慢的摇二个来小时。金温的线路,如云南民国时遗留下的米轨线,时速只达到四五十公里。再快却是不能了。
当时经常有职工要到没有旅客上下的小站上班,常是与司机说好,快到站时给撂个闸,职工便从容车上跳下,而火车又缓慢前行,两厢无事。
火车站建在了小城的最东边。每次一到站,就急急的坐上回家的交通车,小城却是从来没想过特意的去逛一逛。
后来又有了家用汽车。便又弃了慢腾腾的火车,吱溜一下,高速上不用一小时便到了家门。与小城越加的无缘相见了。
前两年,金温线又加造一条铁路,时速二百公里。而新火车站却造在了小城的最西边,回家就须穿越整个小城。
有幸,今日能慢悠悠的穿越小城。
今日的阳光是温暖的。送孩子去温州的动车,而我自己晃上了车子回趟老家。
动车半个小时就到了小城的火车站,然后坐上3路公交车去往小城的汽车站。
小城建在地势狭小的好溪两旁。整个县城没有几块平整的土地,房子都建的高高低低,道路也是忽上忽下。土地的珍贵,导致房价的高扬,道路的狭小。整个小城,看着都挺憋闷着的感觉。
小城的公交车似乎特别的好脾气。路边的乘客随手一招,车子便“呼呼”的停了下来,随叫随停。车上大多是老人家,挑着担的,搭着背的,成群结队,好不热闹!依稀几个学生上下车,与强壮的老人相比,倒略显潺弱了。
哦,老人们坐车只需亮下老年证,不用钱,比较神气。
小城的街道延续着整个县城给我的整体印象。
街道本也不宽,商贩却又喜欢把商品尽力的往路中间挪。而人们似乎也特别喜欢这拥挤热闹的场面。喇叭声声,可以充耳不闻,淡定的挑挑拣拣。更有些,偶遇上邻居或久日不见的熟人,便会在马路中央摆起了龙门阵,熟人越碰越多,圈子也越来越大,这热闹的场景在小城的各处,随时可以见到。这许多年,却是无有任何改变。
车子却也能在这些肠埂塞的的街道上日日穿梭,着实是敬佩他们的脾气。
把那些有路怒的暴燥家伙,放在小城这样的地方操练操练,估计就能治愈了他的暴燥症了。
小城很老,却也亲切。都喝着一江的溪水,都操有同样的方言。
无论是哪样的拥挤或杂乱,那都还是故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