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代表日本皇室的家纹——16瓣八重菊花纹章。
“刀”,是进攻的象征,也是理想和敢于自我负责者的比喻,保持心中放刀,谨防锈蚀,保持光洁。
菊与刀的名字意味着日本民族的双重性,菊花是日本皇室的标志,刀象征着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作者的这个题目意图表现出日本人本身存在的矛盾——他们彬彬有礼,却又专横自大;性格温顺,却又不服管教;忠心耿耿,却又心怀叵测;勇敢成性,却又怯懦自卑。
“各安本分”是日本人最基本的行动模式,日本人喜欢在一个既定的等级模式下生存,他们习惯于寻求束缚中的“相对自由”和“得体”,拒绝跨越等级的变革,在他们心中认为这是一种无力的行为。而正是受这种习惯模式的影响,让他们对于安全感的定义,不再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和渴望,而是一种获得庇佑的平和。因此日本文学往往会对于日本传统教育下的等级观和如今崇尚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形成的矛盾进行探索。
义理、名誉和人情是日本文化中最重要的几个分支。忠,孝,义理,恩情……每一种品德之后都形成了一个范畴,而每个范畴之间的交错却又有些矛盾凸显,因此多数人会在忠、孝、义理之间作出痛苦的抉择,然而无论怎样,他们都会辜负另外的一方面,因此死亡可能成为了他们唯一的解脱方式,这也是日本人的自杀率一向是世界最高的原因。除去社会本身的压力,传统的价值观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这本书更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在于作者的分析手法。此书是作者在战时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探索,最初的目的是寻求一种了解日本思想体系的模式,作为二战时期的某种需要;未曾想,战争结束后,这本带有报告文学性质的社会学著作居然在日本和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大的轰动,被誉为了解日本文化模式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而其中颇为令人惊叹是,本尼迪克特从没未去过日本,也不懂日语,更没有接触过正常生活状态下的日本人。她只凭借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写的游记﹑日本自己的文学作品和电影还有缴获的日军士兵日记进行研究。虽然这些都是二手资料。但她的研究又绝不是仅仅是归纳和整理,不是简单的泛泛而论,而是试图深入日本民族精神深处。
所以本书还有更多关于传播学的研究价值值得我们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