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景
上图是最近一个帖子里的配图,准确的说是给一部电影写影评的配图,这篇文章里引用了很多高晓松的话,其中要表达的中心是中国现在的读书人已经没有以前读书人的傲骨,没有那份情操,没有那份爱国民族大义的高尚,没有了名校应该给予的胸怀,名校就像一个职业培训机构,而不再是镇国重器。
高晓松说错了?不,他说对了,但是他没有说这话的立场,所以他所有看似大理的语言却是一碗不折不扣的大义凌然的鸡汤。为什么问名校为成为教育培训机构时,应该先问另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给了读书人什么?
百姓儿女,从胎教开始就被社会给他们的人生划了一根起跑线,读幼儿园靠挤,读小学靠挤,读中学靠挤,考大学非当地户籍还得多考几百分才行,因为只有名校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去就业,整个读书期间,没有谁也没有时间给他们这些学校加工厂的流水线上的产品们灌输予人生理想和抱负这些和分数无关的东西,即便未来工作了,还有房贷车贷下一代的起跑线等着他们,这就是一场无休止的轮回,而有些人说有些话,是轻飘飘的,这种人什么都不缺,就缺地气,所以当他们指责这些读书人时,其实站在了一个不要脸的道德高度!恰好前日读一篇《杀死这个公务员》,才会发现,百姓儿女,即便读了名校毕业即便留在帝都了,也居然是一场行尸走肉的过往!
为什么名校成为职业培训机构?为什么学生只关心就业没有人生理想?先问问老百姓有没有内心安全感,他们操心的事生活的安稳,哪有智商余地谈什么理想抱负信仰这些高端的情操?
高晓松含着金钥匙出生,那种从小就纠结我该读北大还是清华的人,那种护照绿卡美国巴黎世界不过就在脚下的人,他永远体会不到当他回清华大学演讲人生信仰时,台下的学生考虑却是就业这么实际现实的东西,他失望了,不过,真不好意思,你以为你期待和希望的东西又是什么呢?你能把学生的音乐课还给他们吗?体育课?劳作课?德育课?没有功利的夏令营?学生们应该回家与家人团聚相处的时间?你什么都不能做,既然做不到,你丫就闭嘴!
忽然想起一个不太可爱的比喻:
当一只肉鸡你去责备它骨软肉肥无营养时,你问问肉鸡怎么想?它会愤怒地说:尼玛,你天天吃饲料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