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确切地说应该叫王处,40岁左右的样子,头发已经花白,可能还是自己的原因,一般情况很少主动问别人的年龄,姑且称它叫老王吧。老王其实是在政府办公厅工作,现在阶段主要负责12345热线。
12345简直是全市老百姓最喜欢拨打的电话,从家里丢了一只猫,到树上电缆落地,包括保险到期了,该找谁办?甚至一些诈骗大案要案的信访,真是可以说从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一直到天大的事情都有人,或者说都有老百姓通过打12345来反映,希望得到解决,一天少说几千件的电话,最多有时候好几万次,所以这个工作想想就很烦,就很头疼,但凡老百姓打12345都是带着情绪来的,基本上是因为在别的地方没有得到解决,或者说认为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啊,所以打这个电话,通常上来都是劈头盖脸。而要解决这种问题,特别是这种多年结案的问题,要推动很多部门根本解决是很难得到解决的,况且还有很多问题,本身就是当事人自身认知的问题。但是老王不把这种事情当事情,他的境界,不是一般高。
他最经典的一句让我感触特别深,他说这些投诉专业户也好,或者这些经常拨打电话的人,他们其实通过这种方式在证明他们在活着,或者说在证明他们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他们真正的目的可能不见得是一定要把问题解决,而是需要找到有人陪她聊天,甚至有人能够跟她感同身受,理解他们的想法。对待任何工作也一样,我们不是一定能把全部问题解决掉,而是尽我们之力去答卷。就像习总书记说时代是出题人,我们就是答卷人,老百姓就是阅卷人。我们要在我们可能的范围之内,尽量的尽力的把这张卷答好。
王处的话值得琢磨学习,其实仔细想想,真是这么回事儿遇到困难先别想我,能不能解决困难?心想我能不能尽力去答卷?换成这样一个心态来看,是不是对待问题都可以正面去考虑呢?而不是遇到问题就有畏难情绪。其实跟我们劳资说的尽人事顺天意,应该异曲同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