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活动结束大合影之前,我收到了梆子井研究生同学的求助电话。我也知道身体不舒服到难以忍受才会给我打电话,没及时找到梆子井可以帮忙的同学,我穿着旗袍就冲走了。错过了和我们整个表演、工作团队的合影。很遗憾,但没办法。
我好像是从学院出分开始就脸色不太好看了,我知道好名次的团队分数一定得上550。承认自己心情不好了就没必要装,但我真不会甩脸到连合影都不合了的哦。特别是后来听说,青梅姐(团委郝老师)在台上也鼓励了眼泪汪汪的学生们。听到“眼泪汪汪”四个字的时候我就很受不了了,有一种“我怎么那时候能不在呢”的感觉。全程都在,到最后了不在了。吃了顿火锅,睡了一觉,我们不能不声不响,“惨惨淡淡”让这个事过去的,要好好说个再见才算完。咱们必须梳理一下,这样才可以收获更多。
关于我们学院是怎么做的
我们对“朗诵”有着满满的尊重。3月27日收到的活动通知,看到通知上黑色加粗的字体,表演形式:朗诵。对朗诵这两个字的敬畏之心一下就起来了。要认认真真做个朗诵,脑子里马上想到了一个有专业朗诵经验的老师。她认识我很多年,每次都要说我的声音很适合朗诵,可惜就是没学过。那就用这个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学下吧。我们开启了全院报名模式,凡是对朗诵感兴趣的同学需要在清明节的第二天提交一段朗诵的音频。
朗诵老师和我一起一个个认真听了每一个报名同学的朗诵音频,于是,产生了我们的最强学生领诵团。紫腾和韵秋的开场我可以听100遍,奠定了我们“专业”的基础,一个各项活动的大主持,一个建党百年献词团的骨干。就这我们也没掉以轻心,我们也带着对认真朗诵的敬畏之心,就这俩老师口里的好苗子,已经很出色的两个有朗诵基础的同学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纠正磨炼。
我们韵秋读的那句“软弱的中国”,哇,我越听越心酸。软弱透了。不觉得难读的一定要找找我们的音视频,然后搜索下青春中国的文稿,试试自己读读这句,我反正是读不出那“软弱”的,我咋读咋强健···紫腾的“用茫茫的夜色作墨”,也完全是一开口的镇场子,既要担任主持又被我整来参与学院,我没有给他犹豫的机会,一定是无比艰难的一段。
冬奥组的领诵张敏、姿言、哲雨、樊璟育,没有一个凑合,没有一个不满意。无论是音色,还是情绪,我们都调整了一次又一次。朗诵韩老师远程的线上指导,大家都是克服困难认真听,朗诵韩老师突然喊到谁开麦上线时,我总担心有没谁在开小差不在线接不上啊。每一次,都能听到好听的声音传来,打开屏幕说一声,“老师我在”。真的,深深表白,再一次表白我们的最强领诵天团!你们的声音、情绪都被听到了,我为你们骄傲,向你们学习。
我们的合诵也许因为耳麦有限,声音不会都出得来,但我们都没少练。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是朗诵里的“1213”,全场的第一次合诵,我转身看向可爱的你们,我们一起说的那四句“他们走过漫道 他们越过雄关 他们驰骋疆场 他们英勇杀敌”,我们就一直练到开场前,朗诵老师告诉我们那不是一起读一起喊完,告诉我们朗诵绝不可以扯嗓子喊,要读出韵律感,要读出“英勇杀敌”的杀气。我们尽力做到了自己的最好。有那么多同学练习了朗诵但没有拿到麦的,抱歉。但我相信朗诵的学习没有白费,都会长在我们身上。而且,每一点声音也都会在场上起到合诵的作用,我们都会被听见,也都被听见了。
我们没有为了体现学院的多语种特色而不顾朗诵的主题,因为我们学院还不像一些语种就一个或有主要语种的学院。我们真的很难把一首诗切分成俄德法西意葡(这还只是人数最多的6个),我们认为会破坏本身朗诵的感情、节奏。我们选择了让同学们尽量体验一次更“朗诵”的朗诵。
作为一个诗歌朗诵比赛,我们敢说,就“诗歌朗诵”四个字来说,我们是最认真最追求朗诵专业度的诗歌朗诵。我没有评委中传李老师的微信,当时打职业能力大赛还指导过我们,有的话我一定会问李老师这句,然后我相信会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我们的诗歌本身和场景设计都带着满满的诚意。“鼓励原创,致敬经典。”我们做到了活动通知上期望的那样。我们原创了整个冬奥部分和第三部分大合诵的开始部分,原创篇幅占到了一半。要在经典诗歌中融入原创部分其实真的很不简单,我们鼓励所有有兴趣原创的同学进行尝试性创作,收到了十几份原创作品。最终选取了以2022级俄语专业丁硕同学和领诵张敏同学为主的原创,在他们的原创基础上(尽量保留了同学们的原创原句)完善成了现在的冬奥部分。有梧桐树、有海棠花,有对前半部分经典诗歌的传承,有对新时代青春中国的诠释,“欧亚大陆”几个字里都是欧洲学院的印记。朗诵韩老师指导过很多次的青春中国表演,她一再表达,我们的原创部分内容很好,直夸我们的学生有才。我们在原创、朗诵上都花进去了扎扎实实的时间。希望原创更被看见。
我们是跨时空的场景设计,老教师王鸽平老师作为五四组的镇山之宝带着卡嘉做的转场我觉得是我们最用心的一个点。也通过这一个温情、可爱的场景,从经典的五四部分转到了原创的冬奥部分。本来小女孩说“我看见了看见了”,看见的是冰墩墩雪容融,结果彩排才发现冰墩墩雪容融站在右台口被看见的话根本没时间挪到不影响后面朗诵的地方去。最终的场景切换让我沉浸其中了,从五四到冬奥,再到最后的大合诵一起重新致敬经典,“今天,一个大写的中国”那段真的给我朗诵激动了,我虽然看不见后面的屏幕,但我知道在放怎样的画面。牵着卡嘉的手,我真的读得酣畅,读得自豪!从软弱到强盛,好像真的感受了一遍。我相信不止我,我们的情绪都进去了。
我们的场景设计、组织调度不是一般的难。为了让冬奥的场景更冬奥,我们找遍了所有地方能找的冰墩墩雪容融。随着冬奥的结束,它们或是进了博物馆,或是随着版权下架不见。我们翻遍了淘宝、闲鱼、京东,最后是在小红书上弄来了河北的冰墩墩雪容融。只有充气版,那么它的充气时间、走位路线都是我们要考虑面对的困难。我们演练、修改,怎么能让它的充气时间、上场路线不出问题。它一不小心就上不去台阶,就卡在后台出不来。两个冰墩墩雪容融女孩欧阳青柳、朗柏伶真的可爱爆了,是充气款都没法露脸,但留在我们心里了。可爱的满满从后面移动到前面的样子现在想到都想笑。冰墩墩雪容融是后期加入的,可是连这两位同学都体验感满满,在和我分享着彼此相连的一样的感受,我知足了。
我们老奶奶王鸽平老师和7岁的小孙女卡嘉在佩戴耳麦的一开始都会出现不小心就在后台发出声音的情况,卡嘉更是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77岁的王老师为了那么两句台词从不缺席一次排练,小卡嘉跟学校请了假一路晕车呕吐来表演。俩人在最终的呈现时完全都表现出了她们的最佳状态。
我们的视频卡点也非常大的考验。特别是郎佳引出的多语种视频出现的时候,很容易或早或晚出现尴尬,果然,排练的时候都是早2秒,正式演出晚了两秒,不会特别明显,但为了这个对得上、连贯也需要我们多次用音乐和朗诵练习卡点,最后我们几乎是在两秒的卡屏误差之间完成了整个演出。
我们虽然没有在朗诵的语言里用多语种去展示,但我们还是知道也想要去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学院的特色。我们虽然看起来只是用很短的视频比较仓促表达了我们的多语种元素,但就“未来属于青年”的这一句多语种视频录制。董老师需要去联系各个语种的专业课老师支持,最终帮我们确认出一版我们认为更好更严谨的翻译。欧洲学院的每一次多语种展示都应该代表着我们学院的水平。哪怕视频里短暂出现不是随便翻一下发出来就行。在此,谢谢专业老师们的支持,还要向那些投稿了其实质量很好但因为时长没有被选用的同学致歉。希望学生会五一后可以剪辑一版更长的,和我们活动推送一起发出来。
郎佳,超级忙的时间里认真帮我录了视频,还给我录了两种版本让我选。昨晚郎佳问比赛结果的时候我挺不好意思,他说,输赢不决定收获大小。这句话,昨天也是欧洲学院同学们安慰我安慰自己反复说起的主题句,也的确是特别对的一句。
我们特别邀请了法语外教Isabelle老师参与到冬奥合诵中,来体现学院的特色,也体现活动“国际诗歌朗诵会”中的“国际”元素。特别喜欢外教老师和佳好的书法互动,因为那真的不是简单的互动,我们也是在致敬,冬奥里我们的冬奥志愿者就是这样教外国代表团写书法的。外教老师只写了一个中字,但她对这个字写成什么样都非常有自己的要求,要和佳好去练习。我说您这样写就已经很好了,她说,一点也不好,应该写得更好。真的很可爱很认真的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对自己做的事带着超高投入度,不管是不是只有几句话,不管是不是只出现不长的时间。在这里也要向当时征集了才艺却没用到的才艺的同学致歉,我昨晚在想哪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不够好的地方之一。因为我们还是为了不故意多元化而多元化,尽量没想打破朗诵本身,最后只用了书法,但很多地方都做得尽量细了,却忘记在才艺征集群给大家一个反馈。事事有反馈,不能莫名其妙结束,给同学们不好的感受,希望分团委学生会和我共勉。
还很难的是我们在演出前两天,五四组C位的同学小胡突然身体不适到只能退出,半个月的练习全部白费。我在大半夜找到了我自己的研究生救场。关键是可爱的小猴为了救场当天晚上就跟着小马开始练习了,第二天早上来找我对动作时还被我无情当场淘汰。我说“妈耶我咋忘了你是带钢牙套的,五四的时候C位那么亮闪闪的钢牙套嘛。”小猴竟然还一本正经搜索起五四时期到底有没有钢牙套。酸楚笑完,小猴配合了我的强迫症,小猴的力荐下换上了两天速成的学习能力超强悟性超高的许翱,谁都看不出来那是刚学完上去的。换下后的小猴一刻也没离开过我,帮忙找问题作保障,关键时刻逗我笑,直到此刻。除了这两位,还有基本上是因为我参加这个活动的小马,知道缺人,也知道我很希望研究生参加,小马第一时间报了名,竭尽所能去做一切,度过了她说生来最疯狂的四月也无怨无悔,我可爱的学妹,我可爱的学生,我的研究生们真的无敌给力,整场活动最后需要合诵出人也是3个研究生顶上来。
五四组的服装也是不易但好满意。夸下自己的是我们预料到了满场都是蓝色五四服,我们故意穿了每人不一样的衣服(就是这么机灵嘻嘻)。为了这个每个人不一样,我们周梦佳一下午几个小时跑了两个大服装市场,我让她别找了差不多了都还在找。京东淘宝上能到货的买光了以后梦佳就自己决定出去找了。超有行动力,一点不怕麻烦。梦佳没有白辛苦,最后照片出来五四组各式各样的衣服我觉得真好看。冬奥的衣服也好难找,好多志愿者的衣服都寄回家了,还真的很珍贵不好借。谢谢陈芷含、吴梦珊、张燕波、刘可、黄蓉、石勇婕、美伊还有晨阳老师借的冬奥服装。谢谢张一林和其他冬奥志愿者发来的照片等素材,因为节目时长等问题最后没用上,但会保存好,需要的时候谢谢大家的支持,相信还会有用到的机会。
这么不容易了我们还可以做到细节控,我们是唯一用了四个窄屏的学院吧?我真没确定是不是唯一,可能是。我们有十张窄屏图片,十张字配合着朗诵词在变换。窄屏的图片就是日常校训的图片,不是简单事,需要提前调试,很容易就会把字打歪。嗯,很喜欢我们窄屏的效果,也是我们的用心。
还有就是我可能也习惯了做活动时会去考虑要呈现一些值得记录下来的难忘的场景。之前就会去构想我们的值得记录的瞬间,会出现在佳好和外教老师的书法互动,小女孩老奶奶的出场等等,还有冰墩墩雪容融出现能让舞台更饱满的五四冬奥全员合诵场景等。但五四组的开场就真的是美到我了,而且细节控也不只我,给提供一个道具煤油灯,我们的同学们会自己去琢磨让煤油灯里面没有易燃安全隐患且发光。冬奥组小施为了活动喷头发,整个冬奥组一遍遍被调动情绪,最后我从侧面转头过去看的时候,我看到了刘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昂扬的样子,晓彤昂扬到照片里的头发都全部飞起来了,我都没见过的那种顶级昂扬。
真心想说下老师们。冬奥组衣服不够的时候,刘老师会操着心去借去买。董老师没有角色也会一直默默在那,我们在哪里排练都可以收到他订的水。刘老师会自己背着相机来看我们,从她的镜头里我才知道小卡嘉一直在背后跟着做动作,我无比喜欢的照片看了好多遍。董老师会在需要协调老师支持参与的时候需要翻译语种的时候默默搞定一切。捷克语田老师和晓彤有需要就上干干脆脆,田老师的朗诵还被朗诵指导老师夸。我们认认真真履行了三十个人的团队达到老师人数百分之二十的要求,一丝不苟。
说了这么多不容易,不是不容易就等同于必须取得好成绩。奥运会里奋斗了那么多失利的运动员那也都不容易。但是也不要说结果不重要。结果很重要,它可以振奋人心,可以一起享受那一刻让情绪得到彻底的释放。它可以鼓舞之后更多的欧院人。我也是太怀念大学期间在学院享受129合唱第一的那些时刻,那种热血沸腾,一辈子也没几回。我很遗憾我没有带着大家一起享受那一刻,但我们总要通过一起经历一起收获些什么。
关于我们收获了什么
我们要知道付出不一定行,但不付出一定不行。理论上说,我们用心不用心都能拿到三等奖,但如果只从结果看。我们没有付出的三等奖和付出了的三等奖绝对是不同的。一起为一件事奋斗,真的能让我们更爱我们的学院,更爱我们彼此。收获情谊、收获友谊。参与其中的朗诵同学收获了这方面的能力,就我本人而言都对朗诵多了解入门了那么一些。如果还同时是工作团队的同学,当你们以后走到工作岗位,需要组织一个朗诵时,我希望你们能够自信地上去。从你经历过的这一切中总结我们遇到过的问题,自信去发挥你的组织调度能力。而且真的,从我这么多年来比来比去的经验来看,我每一次都全心付出了,但大部分时候付出了都能行。所以遇到事还是要认真,要真诚,要尽力。我们的认真和真诚相信可以被感受到,哪怕没有取得好的名次,也是被尊重的团队。我看到同学们给我截图的别的学院同学们对我们的肯定,真的谢谢!
我们觉得结果很重要,但我们要学会接受结果的不如意。安慰的话里面一定有结果不重要那句,但结果至少我觉得也其实真的很重要。我本来就是争强好胜惯了的人。赢得多的人还真的格外输不起。但就跟孩子也在说,要学会输学会赢。有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听起来过度负面,但不如意是个常态还真的是很多成年人的内心写照。把八九打个折,至少接受有一半不如意吧。我本人已经很幸运,我十有八九都会遇到如意的结果了,我也要学会接受这不如意的一二。而我们大家都是这样,我们可控的部分我们尽了全力,不可控的部分我们不能陷进去投入更多负面情绪,今天我写这些也是在和一些不应该继续存在的低落情绪说再见,希望你们也是(但也许我也不要太担心你们,刘老师说大家都没我在意结果,反而大家都在担心我的样子,哈哈)。
我们不用因为结果否定自己,但也不能眼里只有自己。付出摆在那就真的没遗憾了,前面也疯狂夸我们自己的不容易和不错了。但的确并不是我们就没有需要总结的地方,我个人要总结的地方依然有很多,希望我们工作团队在缓缓后都可以去总结。我们一定要在五一后平静开个总结会,喝着咖啡慢悠悠去说说我们可以总结的,把我们的收获再升华一下。我们不能真的只觉得是出场顺序的问题。当然我也知道出场顺序问题太大。不然我们的付出连二等奖都不配有点太说不过去。二等奖的最后一名本是我们付出这么多的最后的一点点体面。但真的不能就去不满,而看不到一点别人的好。但是我们也要学会看到别人的所长,不能只是陷在自己的凭什么里,那样我们就只有凭什么,少了更多收获了。不比我好的,分比我高的我真的不服也就不服。但还是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高翻,下一段详细说。
我们要学会做减法,而不是只是做加法。我虽然也觉得我们掉出前三是让我们觉得意外的,甚至我们也是非常非常有冲冠军的实力的。但最终的冠军队伍高翻,我个人很学习到,我没有觉得我们在诗歌朗诵、国际化、立意等多个维度的评判下绝对不如高翻的演出,但高翻的节目让我有着满满的很惊喜的感受,而且现场和彩排也完全不一样,比赛现场真的发挥超好,而我们的比赛现场其实是不如我们彩排的。我们第一次和视频配合慢了一些,最不争气的是我,居然说错一个我没想到会说错的词。我觉得或多或少有让你们一些同学心里一愣,但这我有直接影响到我自己的状态,还好没空白傻在那接不下去。高翻非常简约的调度,没有那么多花里花哨的东西,也没有扯着嗓子喊过啥,却呈现了一个让我觉得感受度很好的节目。我有被感染被吸引,这是他们的了不起。可以教会我们不代表所有的事都要朝着复杂去做,不是复杂了就好,我也真的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可以去学习到更多好的东西,把我一些可能都老化了的“创意”拍死在沙滩上,创造出更多符合你们特点的好的作品。高翻的节目,让我觉得很有年轻人的特点。有点乱拳打死老师傅,看起来云淡风轻,感受度很好。现场表现也真的很重要,这个作品如果没有很好的呈现出来,是比其他很多队伍都危险的。看起来简单却呈现不好那就肯定更丢分。所以看起来简单却可以高分灭了大家才是真的很牛的事情。我在想,很多时候,可能我们都应该去试着做减法,而不是一位做加法。
任何时候人都不能飘,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结果是怎样。我一直在说我们不能飘,但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还是飘了。大家都在说我们表现很好,我们要夺冠了。我们的胃口也就掉上去了。我们心里早就觉得我们妥妥的前三,努力冲一下冠军了。但结果非常的悲惨,我们从夺冠无望到希望是前三名,从前三名无望到希望保住二等奖。到最后,我们成为了三等奖之一。预期一直在变低。长记性吧一起,笑到最后的冠军队伍在彩排只是给到了眼前一亮的感觉,没觉得是夺冠热门。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比赛而已,但未来大家还有更多的PK,愿我们欧洲学院未来更多同学都可以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最后是重要的一点,我们除了收获能力以外,收获的思想层面的东西。我真的没有忘了点题,在碎碎念里也要做下我的本职工作,思政引领。但都不是说教,是句句真心。王鸽平老师为了调动五四组的情绪,跟同学们讲那个年代的中国,王老师上学时期的二外。在二外见过周总理的王老师让所有同学眼里要看到,看到那些被欺凌的中国人,表达出那种悲愤,要去体会当时那个年代的学生应有的样子。朗诵老师韩老师的父亲是参与制造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在我们的朗诵指导会里,韩老师向大家讲述着父亲和邓稼先一起工作的场景。告诉我们大家,一定要“读得自豪”。我最终在五四组眼里看到了大家毫不空洞的眼神和表情,我在冬奥组眼里和语气里完全感受到了大家的自豪。这是不可比拟的收获,我们没有只是在完成一个比赛而已,我们的指导老师、参与老师们把家国情怀都融进了活动准备里。刘老师在参加过那次朗诵指导以后也说,无论结果,已经觉得太好了,觉得同学们一定是带着宝贵的收获的,还说比赛以后未来也还要做这种指导,让更多同学收获。
我们就是这样的欧洲学院,又超级想赢(主要是我)又其实真的不那么在乎结果赢不赢,更在乎同学们有没有收获的欧洲学院(主要是刘老师、董老师)。
最后是对工作团队的你们的一些话
说到这里,第一个想说前面提到的大管家周梦佳,周梦佳真的是绝对的永动机。昨天跟我说自己累蒙了,我也看到了她发的让我很心疼的朋友圈(说心疼很肉麻但真的是这个词),累成了那样。结果大晚上她已经又开始联系河北的冰墩墩准备退回去了,因为多一天多租金,最好的大管家。再到晚上十一点,她居然又开始通知大家收齐别的物资了。我都看不下去了。我说先休息,先别动。但真的让我感动无比,这样的责任心。周梦佳总说自己不是优秀的,但是是一直都会在需要的时候在的那个。我没回复她这句,老说这句反而让我不高兴。哪里不优秀,正式说在这里,优秀的品质才是最优秀的。自己是服装道具组的,大半夜了视频组的事也会要去主动分担。超强责任心,多少人都没有这一点,周梦佳,你别再说一次你不优秀了。
说完梦佳说其他几个的时候,说不全的真的别怪我,我脑子也从党建检查开始就在飞速运转状态没停过了。我想跟分团委学生会的话更多还是留在卸任的时候吧。我真的不知道是我遇到的还是我打造的,我分不清了。怕是自己的功劳为主,又怕是自己想多了其实是遇到的。我遇到了我超满意的一届分团委学生会。小谢特别会说话,说是双向奔赴的幸运,我暂且收下。他说应该分团委学生会大多数都这么觉得。我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我要求高也急脾气。你们依然觉得很幸运的话我也真的很开心你们这么(识货),虽然把自己说的很不好听但我还真想这么说。就是我觉得这一年跟着我的你们,真的是有成长的才对。累并收获着,这些收获的东西一定会在未来不知道啥时候发挥神奇的作用,你们还会越来越好。分团委学生会结束的时候我才会一一表达,在此只对重点参与诗朗诵的几位说说。
陈雨箫,代表我们整个团队去领奖当之无愧,舞台设计里贡献出了无数好的点,是我心里超出预期的文艺部长,从师生唱到师生说,你一直都在,谢谢你的付出。于菲菲,和你说话总会给我热烈回应。当自己的事和工作冲突在一起的时候,你选择把集体的事先做完还不厌其烦。把自己一个人的事留在了给自己巨大压力的最后一刻。这是我心里学生干部的样子,是我不敢要求的,觉得要求太高的,但是我期望的样子。没人愿意做的时候该冲冲该上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的时候,愿意集体为先,希望更多学生干部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不简单,但做到的人我觉得最终会收获更多。佳好,你的书法一直都让我无比羡慕,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虽然书法很多,但我们是和外教老师互动的书法。过程你需要去交流、设计,还要带组排练。到现在都还没考完试的你,付出了很多很多。曹权厚,你让我觉得分团委学生会同时从团支部选人真的是很好的方式,不等我说很多的事都会自己安排妥当,无比稳,你做的经常都比我想到的还多,一个人能够在工作中给人一种,只要这件事交给她就踏实了的感觉是很不容易的,但权厚你做到了。钰欣,因为老师学生的占比我们太认真对待了,我居然为了老师达到人数把人家钰欣换了下来,又强行把晓彤老师换上去,钰欣说,老师我虽然真的很想继续参加但我真的理解,说完还继续留在后台搬桌子弄道具,太好的一个个。几个部员同学,李朵的大屏没出过错让人放心,翁昕杰的窄屏完美调试好完美呼应,邢开辰从10.1到现在,希望你真的有在付出中收获成长。赖欣彤我之前不熟悉,彩排就到场为了台口的工作做好,不怕耽误周末休息,照顾奶奶孙女还有冰墩墩。陶桃作为剪视频的同学之一给我留下了超级深的印象,对卡点的要求对素材的敏感找寻都超出预期。
分团委学生会的三个负责人,林玥、彦茜、美伊,我故意没有全程和你们三个对接,她们已经接受过很多次锻炼了。但你们一个都不是学年第二个学期只挂在那看啥也不干的学生负责人,你们召之即来,需要你们安排好的一个都不会出差错。需要顶上需要补上的时候都在,整个比赛的现场,你们三个在灯光、右台口、全场拎着相机尽心做着。这是一届忙活了全年的分团委学生会。10.1,师生诵,不论结果,我们一起留下了了不起的记忆。
最后的感谢送给我的女儿卡嘉,古灵精怪小不点儿,那么多人在场下一点也没发杵,真的不愧是我的孩子啊,胆儿真不小。一路晕车吐完上场仍然精神抖擞,还认真练了合诵。一想起来她学我们练习“大写”的中国的语气就觉得可爱得不行。我们的老奶奶和小孙女的那一幕,完成了特别短却非常好的场景。我这是全家总动员的一次支持,谢谢幕后的家人,我干个什么都能有这样的底气。
已经九千多字了,再写下去要破万了。三个多小时没动一口气写完。实在有点长得过于过分了。但粘贴了好几个地方我不确定有没有粘贴掉的地方,困,但想今天发。那就这样发。关键是感谢来感谢去激动的跟夺冠了似的。夺冠来的都很低调呢。但我们没有好好的奖杯更需要一个好好的结束!观众席里的你们,队伍里的你们,路过都要安慰鼓励几句的你们。我昨晚又收到了好多要一直收藏的小作文,截图了好多群里的感言,那些让我们澎湃、暖心的话。
OK了,这下真的结束了,满意了。昨天那样,不是我们欧洲学院在这个活动中的结束。
还要上一下我们为了不超时而去掉的节目末尾的滚动字幕,感谢每一位提到了、没有提到的名字的你们。
《青春中国 世界语者》
总监制
刘俊伟 董宏伟
策划
余甚蓝
朗诵指导
韩晓玲
舞台指导
闫婧
诗歌创作(冬奥篇章)
余甚蓝 丁硕
服装道具
周梦佳
舞台设计
陈雨箫
丁硕 周爱琳 袁楚蓉
视频制作
于菲菲 陶桃 马世萌 周梦佳
朗诵统筹
曹权厚 涂韵秋
现场调度
林玥 胡彦茜 阎美伊 侯立君 李朵 翁昕杰 曹钰欣 邢开辰 赖欣彤
领诵
田浩琛(教师)余甚蓝(教师)
胡紫腾 涂韵秋 樊璟育 王哲雨 周姿言 张敏
合诵
刘俊伟(教师)Isabelle(教师) 杨晓彤(教师)
张谨媛 许翱 郝洺玥 张航 宋梦蝶 马世萌 陈雨箫
曹权厚 于菲菲 周梦佳 谢雨珊 肖雅文 俞苏恩 高雨非 翟悦 施川裕 陈佳好 胡梓睿 曹钰欣
角色扮演:
老奶奶/王鸽平(退休教师)
小女孩/吴可凡(亲情出演)
冰墩墩/欧阳青柳
雪容融/郎柏伶
特别鸣谢
西语退休老教师 王鸽平(77岁)
法语外教 Isabelle
北京青年榜样 郎佳子彧
感谢陈芷含 张燕波 刘可 黄蓉 吴梦珊 石勇捷 刘晨阳老师提供冬奥志愿者服装
感谢范屿 杨慧婷 安家欣 马婧雨 张涵灵等同学参加多语种视频录制
诗歌部分选自欧震《青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