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21期“寒”的专题活动。
“嘀嘀嘀”,一连串清脆的喇叭声划过云空,打破了冬天的寂寥。一辆崭新的乳白色小汽车正行进在通往乡村的黑色油漆路面上。
冷一波手中稳握方向盘,眼睛目视前方,脚下油门轻踩,车子飞快。冷一波感到自己身体竟随着车子一路飘了起来。
小汽车进了屯,乡里乡亲凑上前围着看。
“啧啧!这车真漂亮。”
“气派,有面子!”人们羡慕的不得了,“这要是坐在里面得有多舒服,还得说是一波啊,在咱这穷乡僻壤,只有一波能买得起。”
冷一波听在心里十分受用,无比充实与优越感在心头升起,顿觉神清气爽。他抬手捋了捋头发,今天它可是经过特意修饰一番的,洗发水、护发素弄了一大早上,油光可鉴,唯有这样去提新车才像回事。
唯独人群外的冷一波父亲冷凝,听着人们的奉承,看见颇为得意的冷一波却是心情沉闷,脸上没有一丝儿笑容。人群前待了片刻,便转身向家中走去。
冷一波每天对着小汽车百看不厌,早上扒眼起床的第一件事必须是围着它转上几圈,流线体的车型,锃亮的车身漆面,贴近脸庞可以清楚地瞧见自己的影子,越看越是喜欢。
白天闲着无事,冷一波就把小汽车开出去兜风,笔直的公路上疾驰,两旁树木纷纷向后退去。意气风发,心中澎湃,嘴里不由自主地哼出那首什么歌,像风儿一样自由。
冷一波十分小心地开着车,时不时地要在人们面前摇窗按铃,放缓车速,微笑着向人家点头示意,表现友好并吸引其注意力,再从对方叫好的话语和羡慕的目光中,品出一种叫惬意的东西。
开着小汽车整个人精神都爽快起来了,每年春节拜年本是他厌烦的环节。骑着摩托,顶着寒风去见老态龙钟的岳父母。还有那旧模子刻出来,面孔经年没有变化的七大姑、八大姨。
但今年却是不一样。小汽车开到每一家,冷一波觉得所有人都是那么可爱,岳父母脸上皱纹似乎浅了许多,七大姑、八大姨的面孔也都泛着光彩。他们围着车微笑,冷一波也跟着笑。
今年的冬天真的很暖和,无风时候多,阳光明媚。过了年,到了立春,气温又升高了几度。冷一波觉得眼中的柳条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恍惚中表面颜色有些泛黄,隐隐地有了点温润柔软的味道。
一如晴好的天气,冷一波的心情一直阳光灿烂。没有压力的轻松,没有忧愁的舒畅,开着新买的轿车,叼着烟卷,整个人的状态是自在的,风光的。或许还可以有一点儿逍遥,如果不是后来媳妇杨玉玲生病的话。
杨玉玲突然间感到胸闷气短,后背疼。以为感冒了,大不了输上七、八天液就会好了。可是在地方小诊所一连输了十来天液症状一点也没减轻。
“怎么回事啊,一般感冒输上七天液差不多就会好了。玉玲咋输了这么多天,还是到大医院去做下检查吧。”冷一波的妈妈张春梅很替杨玉玲着急,天天等她输液回来,总要过来问问感觉咋样了。
冷一波觉得妈妈的话有道理,便和杨玉铃去了市里的医院拍了肺部CT片,医生看过CT片说肺部阴影像结核,建议俩口子去结核病院排查一下结核。
“老嫂子,又去儿子家吗?”这天过晌,张春梅从东街自家出来,去西街儿子家。路过街里商店,店主人忙叫住了她。
“是啊,去一波家。”张春梅答应着。早上冷一波和杨玉玲把他们家的门钥匙扔给自己,要她下午过去给烧下炕。
“那正好,你儿媳妇有个快递到了,你给捎回去。”店主人随手把一塑料带递给了张春梅。
张春梅眉头一皱,堵心地接过快递,仔细看下又是衣服。“哼!”她不由得鼻下重重地哼了一声,便再也不愿瞧快递一眼,挟在腋下匆匆离开了。店主人瞧着她的背影,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冷一波、杨玉玲回到家,天色已渐晚。进了屋,暖融融的。焖好的白米饭,金黄的炒鸡蛋,外焦里嫩的带鱼,香气喷喷。但从他俩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笑容。
难道看病出了什么状况,察觉到一丝儿不对劲,张春梅瞧了眼打扮时尚的杨玉玲,一抹愁云罩在了儿媳白嫩脸上。张春梅把目光又对准了儿子,儿子垂着头,神情呆滞。
“怎么样,去市医院看过医生怎么说?”张春梅心中满是猜疑,儿媳不会是得了什么不好病吧,不禁隐隐担忧。
“肺结核——”冷一波一直垂着头,目光俯视地面,声音低沉地说,语气压抑透露出无奈。
“肺结核!”张春梅有些愕然,传染性疾病。
需要两万来元的治疗费,医生的话令冷一波、杨玉玲感到头疼。俩个人一时哪里拿得出,刚买了十来万元轿车,几乎花掉了所有积蓄。
虽然俩个人经营兽药店,但近两年养殖业低迷,维持现挣现花收益并不好。况且杨玉玲总通过快递买东西,平时过日子手脚大,根本没有余钱。
这突如其来的噩运,让冷一波、杨玉玲如坠冰窖。没钱是看不成病的,挺着等待的将是病痛的折磨,甚至有生命危险。
“天气真是冷啊!”冷一波双臂紧紧地抱在胸前。近两日天气起了北风,非常儿刺骨,在去父亲家的路上,他不禁连连打着几个儿冷噤。已然春天了,气温却回归到冬天般的寒冷。
“哼!总买快递,到用钱时候转轴,还有买那么个小汽车枉费了那么多钱。老婆子,不许你借给他们一分钱。”冷凝瞋目切齿,潜意识里两道眼神同时斜向牙齿,在鼻梁正下方交汇,聚焦成一个愤恨的“V”字。
张春梅见老头子听说杨玉玲又快递衣服的事而不断发狠,心中不由也激起了忿懑,这个儿媳妇过日子手脚太大,成天刷手机在淘宝上购物,新款式衣服一件接着一件。买过的衣服穿不几天,就会搁置在衣柜里不动,图新鲜一阵,买后白白地糟塌钱。
张春梅和冷凝两口子是从苦日子中度过来的,劝过冷一波和杨玉冷过日子要省细节俭,钱花得容易挣得难,有钱要攒下来花在刀刃上。可小两口听不进去,说的次数多了反倒心生厌烦,便也懒得管了。
从冷一波,杨玉玲进门的那一刻起冷凝和张春梅便选择默不作声。知道儿子是来借钱,却故意不提。
这下冷一波,杨玉玲置身于极度尴尬之中。他们没有料到父亲和母亲会如此保持沉默。想着平日里可是主动热情关心生活状况的。
远的不提,就说最近十多天。杨玉玲患病输液的日子里,父亲总是询问情况,而母亲更是天天来到玉玲身边照顾。可是听到杨玉玲患了结核需要一笔钱治疗,此时父母亲却表现得淡然,冷一波深感不解。
“爸,玉玲看病需要二万元。你和妈有钱先借给我们一下,以后等挣了钱再还给你们。”半晌憋出这样一句话,看着父母亲那寡言的神态,冷一波竟会感到有些难以启齿。
“我和你妈手里哪有钱,是有点过河钱,你妈心脏不好,说不准一时半会儿还等着应急用呢。你自己又买车,又买什么的,还会没钱!”冷凝板着面孔,冷冷地说道,最后一句的声调是挑着上去的,冷一波听了十分刺耳。
从父母家出来,冷一波、杨玉玲两个人低头走路闷闷不乐。抱着希望到父母家,却是失望而归,更为郁闷的是不理解父母为何如此冷漠和绝情。眼下,张罗钱是个大问题。迫不得已,只有向外人借下试试看。
“老五,看你手上有闲钱没,借我俩钱。”冷一波向平日里和自己逗哏打趣的王老五说。王老五却是一脸严肃的样子,一反嘻嘻哈哈的常态,正经八百地说:手上没有啊,有俩钱儿来的,叫我给借出去了。
冷一波又向另外两个总是见面和自己称兄道弟,捶肩拍背的朋友借,也都是推推闪闪,口上还阴奉阳违地说道:你还用借钱,这小汽车开着,谁相信啊。接下来就是伴随着指手划脚的嘻笑声。朋友之间也没了往日的温度,这让冷一波感到莫名的寒冷。
“冷叔,我们这样一下子拒绝一波会不会太狠了点。”看到冷一波蔫头耷脑,垂头丧气地离开,朋友电话打给了冷凝。
“没事,叫他撞下南墙也好,让他知道平时钱乱花,到真正遇事需要钱时可有多难。”冷凝一字一板地说道。
冷一波木然地开着小汽车,四个车轮摩擦着地面,怎么感觉车子有些笨重。倒春寒,凌厉的小北风刮着,会增加了阻力?这天气,从冬天到立春一直是暖和的,可过了立春天气居然变冷了起来。
自己手里没钱真是难啊,借钱无果的窘迫,冷一波后悔自己买了小汽车。而副驾驶位的杨玉铃穿着刚快递过来的新式衣服,也感觉到了索然无味,衣服再好看能怎样,却不能代替钱拿去看病。
开车从外面回来,冷一波、杨玉玲低着头内心沉重地下了车。“你们回来了。”熟悉的声音忽然在他俩耳边响起。
冷一波、杨玉铃抬起头循声看过去,不禁热泪盈眶。大门口旁边,母亲张春梅正在等待他俩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