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卧床听雨……
绵绵思绪便随着这穿窗而入的天籁,悄然漫过千里山河。雨声时而如丝弦轻拨,细腻婉转得缠缠绵绵;时而又如惊涛拍岸,急促滂沱得浩浩荡荡,自天而降,奔流不息。这无根的甘霖本是带着天地使命来滋养人间,却恰在此时叩动了我的心弦,撩拨着那些酝酿已久的诗情。上天的隐语怎敢辜负?便将那些朦胧如雾的思绪,细细梳理成清晰的文字——它们生于心头的温热,泄于指端的微凉,而后便如妙玉珍藏的隔年雪水,封入时光的坛中静静发酵。待他日开坛,必是满室清芬,沁骨销魂。
在瑶里古镇,我淋过最浪漫的雨。
这雨,绝非匆匆过客,倒像是古镇失散多年的情人,在某个慵懒的午后,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悄然归来。起初,是试探。几缕雨丝,细得如同绣娘手中抽离的银线,若有若无地拂过黛瓦的眉梢,吻上雕花窗棂冰凉的唇。空气里弥漫开一种潮湿的、混合着老木头、陈年旧书和泥土微腥的复杂气息——这是岁月被雨水浸泡后,散发出的体香。无需撑伞,我彳亍在雨丝里,享受天人合一的快感。
雨渐渐密了。不再是试探,而是缠绵的拥抱。雨脚细碎,却执着,敲在鳞次栉比的乌瓦上,汇成一片温柔而古老的沙沙声,像无数蚕在咀嚼着千年的桑叶。雨水顺着瓦当滴落,在廊檐下串起一挂挂晶莹剔透的帘幕。站在临河的廊棚下,看那雨帘之外,小河的水面被无数细密的涟漪覆盖,如同一匹抖动的、深绿色的丝绸。乌篷船静静泊在岸边,船身被雨水洗得发亮,倒影在水中微微荡漾,模糊了虚实,仿佛载着满舱的旧梦。我不得不撑开雨伞,继续行走在瑶河岸边。
雨声渐重,开始肆无忌惮地抒情。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被雨幕阻隔、显得格外悠远的吴侬软语,或是几声母鸡的鸣叫,都成了这无边雨幕中最动人的和弦。河面上涨,开始舔舐我的脚面,来吧,干脆脱了鞋子,开始更亲密的爱抚吧!
最是那河畔的金柳。雨丝将万千柳条浸润得更加柔媚,低垂着,如同少女刚洗过的长发,轻抚着荡漾的河水。雨水顺着柳叶的尖端滴落,一滴,又一滴,砸在河面上,也像砸在观雨人的心湖里,漾开一圈圈名为“闲愁”的涟漪。水汽氤氲升腾,将远处的粉墙、黛瓦、小桥、行人,都笼在一层朦胧的、流动的纱幔之后,一切都像隔着一层泪光望去,温柔得令人心尖发颤。其实,在瑶里,在江西,香樟才是主人,它们动辄千年,在村口,在河岸,那伟岸的身姿和无限的张力才最动人心弦!
这古镇的雨,从来不急着赶路,它有的是时间。它用千万根柔软的雨弦,耐心地拨弄着古镇每一寸肌理,唤醒沉睡的青苔,抚平石板的皱纹。它不打扰,只是陪伴,用它的湿润拥抱一切,让行走其间的人,心也渐渐柔软、潮湿,仿佛自己也成了这千年古镇里,一株被多情雨水滋养的青苔,悄然生出了缠绵的根须。
这样的雨,在哪里遇见过?丽江,凤凰,乌镇,周庄……不!都不一样!或许是天时(恰在旅游淡季),或许是地利(山水树屋相依的角度),或许是自己的心境(自在悠闲,无挂无碍),以前我所走过的那些古城古镇古村,从来没有让我如此沉浸,或许这就是一种姻缘,唯有伊人,为我知音,唯有此时,方能遇见!
在竹桥古村,我淋过最落魄的雨。
这是一个尚未深度开发,保留着原始风貌的古村,村外风景怡人,村内清幽古朴,但相应的代价是交通不便。丽日晴空下,尚可以见到稀疏的人影,当雨幕落下,似乎所有生灵都隐遁于暗道之中。这个村子的特色是家家户户围塘而居,即使不直接绕塘,也是河塘的近邻。我猜想这些方塘都是刻意挖建的,就像很多村子里的老井一样,每一条巷子的水道都通向这里。所谓的人家其实是属于过去式的,这里几乎都是空房子,虽然很多屋子外挂着褪色的红灯笼,也不过是为了还原旧时的屋貌,并无人气可言。绕遍了古村每一条街巷,只见到过两个卖盐焗蛋的老人,她们木然的神色中缺少烟火气。这里的巷子好深啊,因为不懂建筑学,我无法描述老屋与深巷的错综复杂,相偎相伴。但那种细雨微起时的欣喜和骤雨无歇时的惊悚与寒凉至今刻骨铭心!是的,雨初临时,我兴奋得高喊:“呀,廊檐听雨,何其浪漫!”不能浪费了我的镜头,拍雨落碧水的涟漪,拍雨打廊檐的鸣响,拍乌黑油亮的石板路,拍我自己走过深深的雨巷……拍着拍着,雨声骤增,忽觉世界再无其他声响,卖蛋的老人不知躲进了哪间古屋,整个村子里只有我们同行的两个人。天地一片昏暗,每一个古屋里的气息都让人不寒而栗,尤其是那些房屋旧主人的照片,甚至我还看到了一架披着红布的木制照相机,我竟然以为它想要勾走我的魂魄!或许这只是我自己的幻觉,我惊恐地叫着同伴从窄巷中逃出,刚才的烟雨浪漫早已烟消云散。虽然我知道这里曾是“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基地,虽然我知道这里也有过别人的踪迹,但此时,我想起了那些关于老屋的传说,我的心里只有“魂灵”。这么大的雨能躲到哪里去呢?雨伞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人家的屋檐,可哪个屋檐又足够宽敞呢?最终,我们选择了离村口最近的余氏祠堂。尽管我不知道祠堂里供奉的是谁,但看这高宅大院,理应是能收容如我一样落魄路人的慈悲之家吧!事实上,我是根本没有勇气向祠堂的里面窥探的,我更怕身后的大门突然打开……当我正在默默祈祷里面的先人护佑之际,身边传来了一个低沉的男音,令人顿时全身发麻,再听,声音来自我的身上,原来是不小心触动了手机上的某个视频!虚惊一场,但还是心有余悸,必须离开这里!于是,我叫着同伴往村外走,尽管我们已经被大雨浇透,尽管因为看不清方向而跌跌撞撞,我们还是选择了逃离。但雨太大了,乡间公路上已是没脚的积水,路已经变成了河,实在没有勇气把这条河蹚完,这条来时路我们知道有多远。还是放弃吧,我们只得选择在路口的一个亭子里再避一避!这铺天盖地的雨,这狂躁不安的雨,你究竟想要我们记住什么?浑身湿透了,我用唯一的一个塑料袋裹紧手机,这是能与外界联系的一线希望!刚才还和朋友们进行直播,乐此不疲,现在已经了无兴趣,只想着能够平安回家!孤立无援,饥寒交迫,包里两粒维C含片是我们唯一的能量来源。寒意从脚一直蔓延到头顶,有人知道我们被困在这里了吗?谁又会成为我们的救星?接连两个小时,雨竟然没有收场的迹象。江西啊,你到底把多少江河放在了天上?我们是早上九点钟到的,现在已经下午三点,如果不能走到大路上,恐怕最后一班车也等不到了,而这里根本打不到车!不行,必须往大路上走!于是我们走进雨水,奋力前行,大概半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大路上,至少现在见到人的概率大了一些!可是,我们又一次失望了,虽然雨水已经渐小,但还是难以见到人影,只偶尔有大货车呼啸而过,却对我们视而不见。据说只要这条路上过公交车,一定是去往金溪县城的,这个概率很大,可是看到公交车的概率太低了!足足等了一个小时,我们彻底绝望了!与其坐而待毙,不如放手一搏,我们终于决定走回县城去!可不出意外的话,意外总会发生,大概上天看我们已经被考验够了,该出示答案了:一辆过路的三轮车救了我们。司机问我们是不是回县城,可以带着我们,但需要车费。我们喜出望外,千恩万谢,别说车费其实并不高,就算是天价车费,也足以让我们感恩戴德了!一路走来,感觉江西人挺有温度的!
大概五点,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仰山书院。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附近找了个小吃店,仓促吃完,又开始了与先贤陆九渊的雨中夜谈……
在景德镇,我淋过最悲凉的雨。有三个镜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第一幕:一个外卖小哥,因为急着赶路,雨天路滑,他重重摔在马路中央,万幸的是其它车辆速度不快,都能及时刹车,不至于对他雪上加霜。但是他护送的饭菜洒了一地,而他自己也用了很长的时间才慢慢站起。这个过程中,有好心人帮他捡起饭盒,也有人靠近他探询伤势,但多数人都在观望,或许这一切来得太突然,或许他们对这种事情已经习以为常。小哥虽然骑上摩托走了,他真是安然无恙吗?还是有泪也只能自己咽下,为了生计,他不能停下赶路,就像王计兵说的,他们在低空中飞行,从骨头里赶出了风赶出了火,也赶出了刀子……
第二幕:一个残疾小伙子,步履蹒跚,跌跌撞撞,手中无伞,就这样在雨中行走,他想等一辆车把他带走,可过路的车对他视而不见。他一次次期待,一次次失望,直至疯狂地怒嚎(他不会讲话),当他拼死挡在一辆公交车前面时,终于被司机极不情愿地允许上了车。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生活对他们而言,处处都是疾风骤雨!
第三幕:一个孤独的老人,从六路车终点站下车后,茫然四顾,不知所措。当下一辆六路车到站时,他又上了车,司机告诉他终点站不能上车,他又下来。然后继续不知所措。一位好心的大姐告诉他要到路对面去坐车,他就乖乖到了对面,可是正对面没有站牌,他只管招手叫车,可想而知,公交车是不会停下来的。他就那样茫然地等待,在密集的雨幕中,无伞亦无语……可怜的老人,你到底要去哪里?如果你是我认识的人,我一定帮你找到亲人;如果你是我的亲人,我一定要带你回家;而如果你就是我自己,我深感无能为力,终有一天,我们拯救不了自己!
对不起啊,我只是这个陌生城市里的匆匆过客,我必须要上我自己的车;对不起啊,我只能做你们苦难的无奈看客,你们的命运我无力把握!生活本就足够艰难,怎奈更兼风雨,这雨啊,这悲情的苦雨!
这一路的雨,像一场盛大的人生隐喻——有瑶里古镇的温柔相拥,让我懂得岁月里藏着的诗意馈赠;有竹桥古村的狼狈奔逃,让我体会绝境中求生的仓皇与微光;更有景德镇街头的雨幕沉沉,让我看见人间疾苦在风雨中更显嶙峋。
雨本无情,落在不同的境遇里,便有了不同的滋味。它可以是古镇的情人,是山野的考验,也可以是苦难的注脚。而我,不过是这场雨里的行者,带着满身潮湿的记忆,将瑶里的清芬、竹桥的寒凉、景德镇的叹息,一并收进行囊。
或许雨的意义,从来不是停驻,而是让我们在淋过不同的雨之后,更懂得珍惜晴空,也更柔软地对待那些仍在雨中的人。这夏日的雨终将停歇,但那些被雨浸润过的心事,会像青苔般,在记忆的角落里,永远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