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20089说:
hhj-1说:“价值是耗费,而耗费必须得到补偿,没有成本耗费,没有别人的成本耗费,就没有你的收益可言”。
关于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两个瓶子装的都是半瓶水,如果A瓶子在没有额外的水补充的情况下,要想增加A瓶子的水量,就只能从B瓶子里取水。当社会财富是一定时,A想要增加财富,就必须从别人那里获得。
其实,hhj-1说的,就是社会财富的【流动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当然是存在这种现实现象!这个问题我在《答hhj-1与Zhengyr关于价值的耗费与补偿和“有余不足”的问题》一主题中进行了拓展。其中讨论了他只认识到社会财富的流动时,劳动力价值(即他说的成本耗费)资源的转稼是遵循守恒原则的零和博弈,但却没有认识到劳动价值(实现补偿)却是可以互惠互利利人利己的正和博弈与败俱伤损人不利己负和博弈。从自然的角度,这个世界实际上物质的使用价值是守恒不变的,这并没有错。但是人之所以能够从自然中发展出来成为一个相对于其他物种更加智能文明,就是因为人具有创造或者毁灭的能力,所以,创造或者毁灭,其实就是改变了事物的排列顺序而已,这种排列顺序,有利于人类的存在与可持续性的发展需求时,那么社会就是走向有秩序上升的正道,否则就是走向混乱无序下降的无道。
举个例子,一个厨师炒菜,他就是按照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步骤来操作的,如果这个顺序一旦错了,那么他炒出来有可能就是一个废品,如果,他的步骤是符合人类需求的的,那么他炒出来就可能是一个美味佳肴。而耗费的劳动力有可能是一样的,这些物品的基本元素也并也没有改变,而改变的只是它们整体的结构与劳动力的使用。总结构所产生的功能相对于人类的需求结构却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就比如说你刚才上面说的一样,虽然说总分量的水是相同的水,但从A瓶导入B瓶中,尽管两个瓶子的水兼容时总量不变,但如果持有A和持有B瓶的人的必要需求却不一样了,比如说持有A瓶的水的人,他不必要那么多水,多余的相对于他就是浪费的有余,和相对持有B瓶的人,他却没有水的不足时。那么,两个人总体对水的必要满足程度就下降,从而各自主观的使用价值下降了,这样客观上总体的水的总使用价值量相对于两个人总体的价值也就下降了。这就是①1+1=2,②1+1>2,③1+1<2的三种可能!我们不能只看到1+1=2现象,还要认识到1+1>2或者1+1<2的可能,我们人类在追求耗费最小化补偿最大化实现价值过程中,就是要规避走向混乱无道而积极走向有序正道。①你的得就是别人的失(你认为有德而对他人失德,整体无德),②你的得也可能会促进别人的得,这就是双得(德),③方法不对,导致自己失去了不能从别人哪里得到回报同时,而别人也得受到了伤害(失),那这就是双失(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