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妈妈,
我以后想每天都跟你说说话,说说每天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些故事。
今天早晨,送完儿子,我就去小区附近的公园去锻炼了,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新培养出来好习惯。走了一会儿,当我正想去跳舞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是儿子从学校门卫室打来的电话,跟我说,有一篇默写落在家了,让我马上给他送去。刚听到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点不舒服,这个不舒服源自于2个部分,一部分是如果我现在去给他送,那我就跳不成舞了,可能我今天就不太有机会能在户外跳了,这让我少了自我滋养的时间;另外一部分是因为,我觉得他丢三落四的,还要让我给他送,如果他觉得总有人给他兜底,他就更不上心了怎么办?我帮他会不会滋长他这个坏毛病呢?一边感受着这种不舒服,担心着,一边还是往家走,去拿东西。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以前我小时候,如果我落了什么东西,你大部分时候都会用比较狠的语气跟我说话,质问我怎么回事,怎么总是给你添麻烦,你会皱着眉头,有时候会斜我很多眼,然后冷冷地走掉,留下那个满心紧张的我在那里站着,有时候我会为了宣泄那种隐藏的紧张而表达愤怒,我会朝你喊,再也不用你为我操心了,你再也别管我了,我记得有几次很激烈的时候,我甚至会对你说,那我死了就好了吧!
是的,那个时候,就觉得假如我死掉了的话,一定比这样活着更好,也许我不在了,死掉了,你会更开心,幸福,因为少了一个可以给你制造麻烦的人。是啊,那个小小的我,就是会这样想。那个总是犯错的我,总是给妈妈带来麻烦,让妈妈烦躁,我的心一边慌乱,一边渴望被妈妈承接和支持,是的,那是那个犯错孩子的需要。
看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想,我需要支持和承接我的孩子,我想让他更多的感受到妈妈的爱。但,我心里的那个担心依然在,假如总是有妈妈在为孩子承接,孩子不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了,那怎么办呢?
下午孩子回家了,我抱着他,跟他说,“宝贝,你今天早晨打电话给妈妈,让妈妈给你送东西,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
孩子说,“是我不好,我昨天应该把自己的东西都装好的,我自己没有处理好。”
我说,“那宝贝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吗?”
孩子说,“我下次会做完了,就放进书包里,做好检查工作。”
听到孩子这样的表达,我的心就安了,是啊,担忧是可以跟孩子去沟通的,当孩子需要支持的时候,还是要去支持的。
妈妈,我猜,在我小时候犯错的时候,妈妈心里也一定有很多的爱和担忧是并存的,那些担忧也是爱的一种演化,妈妈期待能用一种让我害怕、难受的状态,减少我犯错的可能性,但,这种恐吓式的方式,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让年少的我觉得妈妈不爱我,妈妈很讨厌,也让我觉得我自己是不够好的,让我们的心理距离变得好远好远,让现在的我,想要靠近妈妈的时候,要走好长好长时间的路才能走到,是啊!真的很长很长,很难很难。
今天面对儿子的状况,我没有延续复印你对待我的方式,我用爽快答应送东西的方式来表达爱,用真诚的对话来表达对于孩子的告诫,这让我和儿子的心没有远离,甚至靠得更近了一些,孩子能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爱,我想这总是好的。
同时,我也在想,假如没有童年的这种经历,也许我也很难这样敏感、细腻地感知到孩子在求助时心里的忐忑,也很难那样温柔的去承接孩子,想要保有跟他之间的爱的流动,假如没有今天这样的一个发生,我也很难那样清晰地觉知到妈妈当年的爱与担忧的并存。看到这种爱与担忧的并存,看到那冷暴力背后的善意,我的心好释然,也非常感恩这一切的安排!
妈妈,我想说,我很爱你,我正在走向你,一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