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了证明自己的事情真的能够“我自己做主”,尽管刘大人的母亲花女士千叮咛万嘱咐“这些话千万不要跟你女朋友”,刘大人这个叛徒还是把一部分原话告诉了我,我也就顺水推舟地看了。
花女士写了一大段文字,主要告诫刘大人要多提升自己的魅力,做一个更有吸引力的男人,也不要冲动,“相处至少半年后再考虑婚事”。
刘大人家庭幸福,父母相处和睦,且一看就是知书达理的人家,这也是我和刘大人火速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因,心想即便我现在还不了解他本人,但这样美满家庭里出来的孩子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自然,随之而来的也有弊端,比如刘大人大概不会是一个能脱离父母的期待,把自己活得相当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关于这一点,我刚好和他互补了。
在花女士的那一段话中,她还写到了一点,就是让刘大人暂时不要追问我家庭的经济情况,也不要说自己以后不会给钱给我父母这样的话,不然我会立马跟他断绝关系,因为我不会找一个不孝顺我父母的对象。
这段话有点儿冲击到了我。我知道我原生家庭的经济水平和他家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他家对比此有点儿在意,我也非常理解。
不过我本来的观点是,即便是两个人开花结果,刘大人真不给我父母钱,我也不会因此怎样,毕竟他也没有义务给我父母经济上的支援。何况,目前我和他都没有足够强大的经济能力,所以他对我家庭的经济支援本质上是,他父母对我父母的经济支援,这就更没有这样的权利和义务。再者,我和刘大人在一起并不是为了改善我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而是刚好两个人遇到了就在一起了。
不过花女士的一番话也让我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那就是在花女士的心目中,我应该是那种一旦刘大人说了他不会给我父母经济支援这方面的话,我就会跟他断绝关系的女孩。
很可惜,我真不觉得给钱这件事是应该的,不过这也让我生出了几丝惭愧之情,觉得我有点儿对不起我的原生家庭父母,是不是有点儿不孝顺了?
(二)
自从和刘大人交往之日起,他就多次询问到我的家庭情况,我想这大概是花女士的意思,毕竟做家长的有这方面的顾虑是很正常的,她想知道我的家庭情况也是人之常情。
无奈的是,一方面,我非常不喜欢别人问我的家庭情况怎样,所以总是避而不答,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两个年轻人的事情八字一撇都没有,没必要涉及家庭问题;再者,刘大人也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好吧,不知哪来的自信怀疑我跟他在一起是为了钱。
每次刘大人问我,我就坦言我不想回答,就普通家庭出生啊,我父母也很普通啊。再问,“你放心,我父母自给自足,不会要你们家钱的”。再问,“你是和我在一起,还是我父母啊”。再问,“我家比你现在住的那儿大多了,别担心我住茅草棚。”
最近一次的截止点在这儿,我不知道我以后需不需要继续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的态度大概仍是鲜明的,那就是我是我,我父母是我父母,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相信有很多和我一样出生农村来到城市一个人生活的普通女孩,每个人都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束缚,我也是花了十多年才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便我也不知目前的态度是否真的是正确的,但是比起之前我的非常痛苦的状态,我真的太喜欢现在的自己对于原生家庭的处理态度,觉得生活的天空不再全是阴天。
客观一点说,我的父母也就是普通的打工一族,自给自足,家庭条件在我们那儿是很普通的。不过我出生在相当偏僻的农村,父母的观念在我们所在的小村落算得上开明,但是因为环境的影响,有些偏执的想法还是根深蒂固。
而我不愿意提起他们,倒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够好,最重要的大概是在他们照顾下的十几年,他们给了我太多负面的东西,以至于我长大之后觉得他们对我的爱的方式全是错误的。而我在他们的照顾下,每一天都活得不开心,曾经的日子全是阴霾,是不想回忆的另一个人生,和现在全无关系。
自然,要说起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哪怕只是从自身举例,也有说不完的话题,基本上随便拎出一个点就可以当作典型的反面教材。不过,凡事终有几个相对来说重要的因素,下面我就解释一下,也算是说明,为什么我会认为我和父母并不需要牵扯太多的关系。
(三)
事情恐怕最好得追溯到上幼儿园之前,上了六年初中终于拿了个中学文凭的我爹本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充分的耐性,开始交我语文和简单的算术——这大概是他这辈子最明智的投资,于是我在上幼儿园之前基本掌握了小学一年级的部分知识,这直接导致我一入校园就成了别的同学们望尘莫及的拔尖生。这也算是我用亲身经历说明,早点儿教导孩子学习占了多么大的优势。
高歌猛进到了初中,我从镇上去了县城最好的中学,成绩优势不明显了,但是由于一直在挺好的学校上学,所以我父母周围的所有大人们都认为我学习超优异,对我寄予的期待也是超级高,基本上上升到了承载着改变家族使命的地步。
虽然现在回忆起所有大人们对我说的那些话,更像是一种期待,而不是压在我头上的大山,但是在我一直以来的印象中——可能是因为我太过成熟懂事,所以总觉得改变家族的命运是我的义务,为此加载了太多悲愤之情在幼小的我身上。
早在上初中之际,我爹一直给我灌输一个理念,那就是他打算养我二十年,所以我也必须在他年老的时候养他二十年,算是还债。
这个观念不只是他灌输给我,身边的绝大多数亲戚看到我在读书方面有点儿出息,就会认为我的家长肯定为我吃了不少苦,我以后得好好孝顺,还回去,那感觉就像是我读书太努力,一路念书下来花了不少钱,于是就对不起父母。哪怕到了现在,家里的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尤其我父母认为,我家没钱主要原因在我读书花了不少钱。
自然,除了这一点,所有的亲人还在给我灌输另一样东西——就你们家那情况,你得努力让你父母过上好日子,千万不要忘本。
这些话听来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从懂事之日起,它们就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对尚不懂事的我而言,所有的人给我的不像是提醒,而是警告:你不能好好过日子,不然就是没良心。
在生命中的前二十年,我一直谨记这些,加上天生带的那些源于父母的气质,对于父母的任何要求,我从来都是百分百服从,时刻让自己过着最差的物质的生活,不容忍自己享乐,还反复在心中想着将来如何报效父母的恩情。不夸张地说,高中的某一段时间,我差不多每天晚上都会偷偷躲在被子里哭到肝肠寸断,大概是学习压力大,然后心里又背负着家族庞大的责任。
那时候我整体的感觉有点儿像是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到的那样:她相信生命的最高价值就是母性,母性意味着伟大的牺牲。如果母性是一种大写的牺牲,那么做女儿的就永远无法弥补这大写的过错。
后来又长大了一点,大概是由于思考太多,我跳出来原本思考的那个圈子,开始想一些其他问题,比如为什么别的孩子好好念书就有奖赏,而我好好念书对大人们是负担?为什么父母总是通过他们的表兄弟的财富来证明我不够有出息?为什么我从小就被寄住在各路亲戚家,表达说希望一家人住在一起,父母会大骂我痴心妄想?为什么父母可以晚饭之后一直看电视到睡觉,而我需要学习?为什么其他同学去上学有家长送行并打理一切,而我爹送我到大学的一路上,我接收到的全部是骂骂咧咧的话语……
(四)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想通了四个问题,一是,我家经济条件不好并不是因为我念书花了太多钱,而是因为父母挣得太少;
二是,我百依百顺之后还背负着父母对我的各种挑剔和时不时脱口而出的骂名,并不是因为我不够好,而是因为他们不够好;
三是,我一人之力改变不了每个人的认知状态,这辈子能够成为亲人是缘分,但它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只是我人生当中的关系之一;
四,我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是,谁也别试图去改变谁,最好用人道主义方式来和谐相处。
经过了两三年的调整,我不再把生活的所有重心都放在改善原生家庭之间关系和改变每一个亲人之上,而是把重心放到了自己的生活上。毕竟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家长不愿意试图去创造更好的环境给子女,那么子女在努力无果之后,最好的方法大概是远离——保持关系,但不试图去改变他人经过千百种实践之后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的父母依然保持着长久以来对我的挑剔和指责情绪,某天我爹甚至说“你小时候可比现在听话多了”。我不再想像以前那样去解释我为什么要做什么,也不再想告诉他们我期盼的父母是什么样子,只是笑笑不说话。
无论他们呈现何种状态,我再也不会去想“我父母怎么可以这样”,而是觉得他们一直都是那样,不过刚好是我的父母,仅此而已。
和众多亲戚一样,看到我打死也不愿意回小镇生活,父母还在不懈努力地灌输“不要忘本,我养你到这么大,以后你也要养我们二十年”,我巧舌如簧“我都记着呢,知道花了你们那么多钱,一定会加倍还上”。
即便到了现在,始终为自己没有生在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中而遗憾着,多么希望他们当年把我弄死在腹中,但是既然我已经被迫出来以及被动地接受了他们给我的一切,那么只好最大限度地去发挥我作为一个和他们同样的普通独立个体的能动性,丰富我能接受的正面信息,远离我不愿意接受的负面影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为自己而活,不刻意给压力,不刻意羁绊自己。
所以,我的原生家庭和我都渐行渐远,又关你的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