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六,阳光明媚,微风不燥,是个惬意的好天气。吃过早饭,我骑车前往幼儿园整理材料。周末事务不多,我得以在这悠闲时光里,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其间,我与念念的妈妈深入沟通,找到了念念不爱午睡的症结所在,并和家长约定携手帮助念念养成午睡的习惯。随后,我又和书友分享了我的教育日常,将一些未整理的资料归档。
忙碌间,一张稚嫩可爱的面孔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回想起昨天早晨她来幼儿园的场景,还有那些天真无邪的童言稚语,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些温暖的瞬间记录下来。
她叫王苡沫,是我们幼儿园这学期新入园的小朋友。从分班到现在,我们相识不过短短三天,可这三天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的快乐,也目睹了她因与妈妈分离而产生的焦虑和伤心。
她会在玩得正开心时,突然喃喃自语:“妈妈,你怎么还不来?我要找妈妈。”每当这时,我总会轻声告诉她:“等妈妈忙完就来接你啦,我们在幼儿园乖乖等妈妈,好不好呀?”她总会懂事地点点头,说着:“那好吧!”可那话语里藏着的思念,任谁都能听出来。
昨天早晨的那一幕,她的坚强让我印象深刻。天空灰沉沉的,阳光吝啬地躲了起来,仿佛也在为孩子与妈妈的短暂分离而感伤。我像往常一样在幼儿园门口迎接孩子们,在一声声“早上好”中开启新的一天。这时,一阵熟悉的带着哭腔的自言自语声传入我的耳中。是王苡沫背着小书包来了,看着她那难过又委屈的模样,我微笑着蹲下身子,温柔地说:“苡沫,早上好!怎么这么伤心呀,老师抱抱,送你去班级好不好?”没想到,她却坚定地说:“不要,我自己能行。”说完,一边小声喊着妈妈,一边快步向班级走去。那一刻,我不禁有些小小的失落,但更多的却是对这个孩子坚强的赞赏。
午睡时,我明显感觉到她又开始想念妈妈了。“老师,你说妈妈什么时候来?”她眼中满是期待地问我。我微笑着看着她,耐心地说:“今天妈妈会早点来接苡沫的,下午3:30妈妈来开家长会,苡沫睡醒妈妈就到啦。”或许她不完全明白我的话,但似乎从我的语气中确定了妈妈会早点来,于是乖巧地躺下,嘴里还念叨着:“妈妈,你是不是很忙呀!你忙好了,就来接宝宝。”那稚嫩的话语里全是对妈妈的思念,让我心疼不已。我走到她床边,轻轻拍着她,她用力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入睡,她的懂事让我感动。
午睡醒来,孩子们一起玩搭建游戏。他们尝试着各种搭建方法,互相交流着自己的作品,教室里充满了温馨与欢乐。这时,王苡沫小朋友突然唱起歌来:“我在这里一直在等待,等待妈妈来接我,我就是妈妈最爱的宝贝。”我连忙回应:“苡沫唱得真好听,你就是妈妈最爱的宝贝。妈妈今天三点半就来,苡沫要开开心心等妈妈哦。”她还是那句:“好吧。”然后又开心地和小伙伴们玩了起来。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与妈妈长时间分离的焦虑和不安,可能会充斥着他们一整天。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体验他们的情感,与他们产生共情,帮助他们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孩子的每一次成长、每一个微笑,都让我们体会到作为幼儿园老师的幸福与满足。所以,让我们用心感受孩子,用心陪伴孩子,用心引领孩子,去拥抱这份充满爱与温暖的教育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