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细数我旅游的踪迹,那得追溯到2003年,初中毕业后和同学一起去海南岛的毕业旅行,第一次没有父母的陪同短途外出,第一次坐游轮,第一抬头仰望海上的星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奇妙。
高考考得特别不理想,心情一度非常恶劣,家人看在眼里,也是异常着急。和家人商量想出去旅行,他们什么都没说就马上同意了。于是和同学报团,走了一趟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延安红色路线,感受了中国古文明带来的震撼,黄土高原的热烈的阳光,盘山上下的公路,很高很高的天。
大学以后,离家几千里,更是利用寒暑假,或远或近地到处去看了看。出行前的心情,或是兴奋,或许低落,或是好奇,或是忐忑,或是焦躁,一路走下来,眼前划过一幕幕的风景,耳边的风吹鸟鸣,那颗不知道如何安放的心,逐渐变得坦然起来。大自然似乎有一双神奇的手,拍拍我们的肩,安慰我们;又仿佛是一名智者,接纳我们所有的思绪,用一种我们不懂却又似乎我们能听懂语言和我交流;更如多年的好友,不离不弃的陪伴。
2009年家庭出现了重大变故,有个至亲家人突然离去,这个话题即使在家人之间,也都在下意识地逃避,各自找各自的方式在消化,尝试去愈合伤口。这个事,在我眼中,不想提起,更不可被讨论,所以,这些年过去了,我的所有朋友都不知道我这个情况。当时我选择的方式,就是,一个人,去西藏走走。那时候青藏铁路刚通不久,也还没有出现穷游这一说法,我也没做太多的攻略,背着包,一站一站的火车,汽车,公交,开始了一场为期大约一个月的旅途。这一路走下来,回来以后,并不能说人的情绪全好了,但是,因为要不断地安顿好自己的衣食住行,细细地感受路上遇到的人,事和景,根本没有心思乱想,人的思绪慢慢地再次拼凑回一起了。
工作以后的旅途,似乎有点变味了。这好像成了大家炫耀的谈资,成了社交联络的方式,成了为了完成别人的期待的不得不出发。于是,渐渐地,我反而就不爱出行了。我更愿意整个长假在家里自在自得。
出行始终是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可以一个人出发去寻觅,可以两个人相互陪伴去体验,可以一家人热热闹闹去欢度,但是,我绝不要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样子,为了某种社交目的,为了谈资而旅行,这样的出发,我打从心里觉得,辜负了这一路的美景,错过了心灵和大自然的交流机会,失去了身体和灵魂在路上的初衷。
感谢阅读!
猫小开
201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