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的另一个翻译是《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讲的是身患绝症的莫里教授,在生命的尽头,依然保持着生命的乐观和热情,给世人分享他的人生智慧的故事。很早之前就看过开头,没有看完,又找来看是因为看了作者阿尔博姆的另一本《在天堂遇到的五个人》,深为感动,于是决定把这一本好好看完,结果不出意料地被打动了,感动于老教师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对抗病痛的坦然与坚持,感动于作者和弟弟之间的关怀与抵触,感动于老教师在生命的尽头还能收到世界的善待。
触动的同时,也不禁陷入深思:当你还有可以数的清的日子就离开人世的时候,你愿意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你愿意留下的东西愿意有人接收么?
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想,我们活着,努力着是为了什么,等到我们死的时候,能够留下来什么呢?幸运的是,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比如周末看的一部美国电影《self/less》,中文名为《非我》,讲的是一个超级富翁,癌症即将去世,无法割舍决定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将自己的思想和记忆转移到一个年轻的躯体上。底下有弹幕说,“在世时拥有的越多,离开时就越舍不得。”
是呀,在世时的财富,爱人等等,获得的越多,到最后还是得舍弃。我们能留下来的是什么呢?或许是名望,但是除非创造历史的人,有多少人会记得一个死人?而想要成功到能够创造历史能够在各种类型的史书上留下一笔,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我跟大头说,将来我死了,估计谁也不记得我了。大头说,有我呢。我说,等你也死了呢?会有孩子记得的。可是等孩子也走了或者他们要管自己的孩子了干嘛还要记得我们呢?历史那么长,一两代人的记忆比灶膛里的灰烬火星还要微弱。
即便这样想着,能不能就不努力就随遇而安了呢?好像也不行,因为不甘心。不甘心到这人世间白来一趟,不甘心和不努力的人一样的结果,或者努力很久还是比不上那些天赋异禀的人。因为着一点点的不甘心,我们要多付出多少心力和汗水?这些问题,或需要到智者那里寻找答案。
《相约星期二》里的教授或许就是这样一位智者吧?他并非大富大贵也不是多么有名望的人物,但是他透过文字给我们留下来了生活的态度: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珍惜自己拥有的家庭,坦然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即使童年境遇悲惨,从小失去自己的母亲,但是他依然在破碎的生活中汲取到了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爱和能量,并且成为一个优雅的受学生敬仰的教授,给陷入中年危机的作者,给更多深陷自我怜惜境地的人们以坚强和快乐的能量。
莫里告诉我们,不要去想太多身后的事情,当你能够享受当下生活给你的馈赠,把每一天过得有意义,过得快乐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我是个快乐的儿童的时候,我喜爱这种状态,在我是个强壮的年轻人的时候,我珍惜这种状态,在我老年的时候,我也要做个快乐热情的老年人。热爱你所处的不同的阶段,接受并享受这种不同的状态 ,变化的过程。
保持乐观的心态,即使在即将死去之前,也能是个有趣的给人带来益处的人。首先,利用好所拥有的时间和精力,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就是这种精神状态,打动了作者,打动了我们这些围观的人。在十四个星期二里,莫里老师和我们谈论了关于人生的意义,关于爱,婚姻,诚实的话题。告诉我们,在人间走过的时候,没有什么是爱,诚实,宽容,正义,勇敢这些美德所不能化解的。
所以,这本教授生前的最后十四节课,并不是在教育我们如何死去,还是从一个真真切切活过的人口中,告诉我们,面对生活馈赠的时间和阳光,我们应该如何快乐,明媚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