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大佬“羽西”联手自媒体翘首“简书”,面对所有简友,在新年到来之际,发起了一场命题“羽西/简书:儿时的年味”征文比赛,条件宽松,奖金丰厚,吸引了超过三千多简友的角逐,昨天终于尘埃落定。
不出意外,我依然还是“打酱油”的一个,我参加比赛的千字短文“儿时的年味/永远的猪小肠,除了一个“阳光普照奖”(所有人都有),就是一个“羽西手速奖”(参与速度最前的300人),其他的奖项,无一染指,也没有从超过三万元的大奖池里分一杯羹,用来做回家过年的盘缠。
虽然这个结果于我,是意料之中的,但是我在看了获奖结果和一些简友“质疑”的评论之后,还是觉得有一些话要对自己和所有简友说。
简书平台的各种类型的征文比赛,在我眼里,是最干净的比赛,是最值得参与的比赛。是唯一一个不以名气,人气,热度来衡量,只以文章质量,内容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比赛。
2017年,我参加了简书大大小小的征文比赛十多场,收获颇丰。弄了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另外一个夭折的一等奖(因为同步发了公众号)。除了收获信心,还收获了一些真金白银。
可2018年,却是流年不利,平台缘于“币改”,举办的征文比赛减少了许多,但也还是有一些。这些奖金或多或少的征文比赛,我基本上都参与了,但结果却一无所获,让我有些沮丧。
每次征文比赛结束后,总有一些简友,发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质疑”声,总是认为是人为的操纵比赛,评论的标准不统一,不是“以质取胜”。
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一个有商家冠名的征文比赛,在评选过程中,或多或少带一点“利益最大化”的因素,无可厚非。也就是在同等条件下,分出一个“取,舍”标准,何罪之有?我读过所有征文比赛的获奖文章,不敢说“字字珠玑,篇篇经典”,但也确实有“过人之处”,配得上“获奖”一词。虽然有些质量好,内容优的文章,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被“遗漏”,犹如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显得特别“刺眼”,但也不足以证明是“商家”因为“利益最大化”而操控的比赛结果。
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简书,我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写作小白,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分不清东南西北的迷糊人,但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简书收获一些成绩,没有“暗厢操作”,没有“提前预订,完完全全凭文章的“真情实感”打动了评委老师的心。
今年的无收成,并非征文比赛本身,而是因为我已“江郎才尽”,所以成了一个“重在参与”“打酱油”的过客。
一次征文比赛,有“质疑”是好事,说明真正引起了参与者的重视,起到了“热”的效果,达到了举办方的预期。
如果写作者多参与这些“干净”的征文比赛,不以名气,人气,热度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各类比赛,既通过比赛,提高了自己,又能获得一些金钱与信心的肯定,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码字是孤独的,虽有文字愉悦心情,净化灵魂,但也有一丝迷茫与忧伤苟存,真心希望能有一些如此“干净”的征文比赛,热热闹闹的声音,穿过大街小巷,来到他们的身边,感染他们每一寸身体,让他们也快乐起来。
包括我,打酱油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