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呵呵」此词,原是胡人笑语。

史书上最早见于《晋书·石季龙载记》,十六国后赵石虎的两个儿子石宣、石韬争皇位,石宣私下命人把石韬杀了,然后在参加葬礼时直言呵呵,大笑而去,以示嘲讽。

隋唐承北朝遗风,「呵呵」二字开始广为所用。除了一些嘲讽意味,还指情绪上的洒脱、豁达。

像苏东坡,已经整理出来的书信中,至少就“呵呵”了45次。“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只要晚上睡得好,诗很快就能写出来,难不倒我的,呵呵)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我写的词虽然没有柳永的范儿,但是风格独立,也自成一家,呵呵)

不过,苏东坡是宋朝人。在他之前,我觉得用「呵呵」最妙的,就是韦庄这首《菩萨蛮》。

管他山高水深,管他明日如何,先「呵呵」了再说。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作者 / [唐朝] 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

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

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

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

人生能几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