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传承几千年,关于读书的事例也有很多,比如说,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能给儿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我母亲虽然没能为了搬家,但也是为了我的学习费劲心机,比方说身为农村的我很少干农活,原因是,母亲为了让我多读书,尽量不干扰我读书,让我和农活离得远远的。那个时候不懂事,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我却偷偷出去玩,把大把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自从考上大学之后,摆脱了高考的压力,一下解放了自己,把自己当成一匹脱缰的野马,再也没有读书。即使读书,也是那些没有营养的网络小说,或者一些漫画书刊。其实最可怕的是我的大脑也开始了解放,再没有认真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整天过着没有打算的生活。于是玩耍,成了我的主业。
记得大学时一个老师评价我,“像个孩子一样,上课不捣乱,就是不学。”甚至有一次专门和我谈话苦口婆心的劝我读书学习,“不要以为读书没有用,没有用是因为你读书太少了,以后会有你后悔的时候。”
对此,我全然没有在意,一笑,让风将这些话吹散,飘荡在那青春无知的日子里。
那些无知的日子过得很快,一晃,十年过去,我的社会业绩还是原地踏步,年龄却从一个青葱少年到一个而立青年。
回首,发现自己没有一丝进步,内心很着急彷徨,想做事,却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看着那些朋友一天天事业有成,自己更是心急,因为这意味着我在远离他们,甚至被这个社会抛弃。我那曾经自以为有很多的朋友最后走的会让我成为一个孤家寡人。
为此,很长一段时间,我晚上躺在床上望着漆黑的房间,辗转反侧,有时甚至坐起来,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白天匆匆应付着生活,思考着今后的打算,思考未来的方向。但十来年没有输入,我的大脑彻底荒废了,像个破旧的老屋,上面布满了爬山虎,庭院中长满了衰草。
最后我竟然破罐子破摔,想到把写作作为一个未来的发展!
这更难了,长久没有输入,没有思考,根本写不出半点东西,我时常对着手机发呆,写不出一句话。
书到用时方恨少,没有写作词汇,没有写作方法,没有思考方法,于是我又要重新看书,学习知识,将一个学生要做的事全部做起来。背诵诗词,将那飘荡了几千年的文化,重新收集,萃取,收录在大脑。在一些APP上,寻找快速提升的写作方法。无知的不知道的是,写作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写。于是,我像个孩子一样,每天开始写日记,从最开始的写一段话,几十个字,到现在几段话,几百个,上千个字。一步步,向前迈进。
抱怨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一点帮助,但有时我还是发几句牢骚,“要是我当初多看点书多好!”或许我早就有了一个更好的大学,或许那些书本里的东西早就端正了我的思想,不至于我荒废了这么多年,或许以前读的书对我现在的写作有更好的帮助。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谨记,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