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路遥老师的《平凡的世界》。
翻开书,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一句话“谨以此书 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在我往后看文章时,也总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这本书讲述了孙少平孙少安一家的故事。
孙少安是孙家的大儿子,孙少安读高小的时候成绩非常优异,但由于农民家庭负担不起读书的费用,孙少安又十分为家里着想,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同父亲一起为家而劳动。
孙少平是孙家的二儿子,也是孙家念书时间最长的一个,他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热爱阅读,后来也因为家庭走上了劳工的道路,在他干活的闲余时间,他也总是捧着书。
路遥老师用最朴实的描写写出了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平凡的世界》总共分为三本书,每本书之间的联系都恰到好处,结尾适当留了伏笔,让人很想一口气读完。看完三本,我甚至希望它还有接下来的故事,贺秀莲的肺癌、孙少平的感情……
说它是小说,我认为它更像是70、80年代农民的真实写照,让我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艰难。例如书中写到安徽一个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任一队队长的孙少安知道后也想效仿,却被上级批判这是“资本主义”。在历史课上学改革开放时,我们更多了解的是它的成功,却忽略了背后有许多的艰辛,多少人“背水一战”,才有了后来成功的局面。
写作来源于生活。路遥老师多少年的沉淀,才铸就了这不凡的《平凡的世界》。愿我在以后的生活里,能够一直和这些优秀的作品相伴,写出有生活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