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的旷世奇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林语堂《苏东坡》翻看到最后一页,有些叹息,想起书前几章谈到“飞蓬”一词象征苏东坡的一生,30多岁起成为政治风暴中的海燕,直到64岁去世时,都没有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度过三年以上的时光。

以为唐代是文化鼎盛时期,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诗人。没想宋朝有着更多的诗人以及书画名家: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米芾、黄庭坚等。

读完一本书总想好好写篇读后感或是书评,因才学疏浅不知从何处着手,于是合上书本就着脑中印象深刻之处写起来......

林语堂迁居国外,带去不少苏东坡相关资料,他觉得研究苏东坡一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此这本书读起来感觉作者是随着自已喜欢的方面来进行的叙述。书中大量东坡诗词政治生涯观点居多,对于一位女性读者更希望读到他与三位妻子之间的感情故事。

百家讲坛中一位教授讲过苏东坡回忆第一任妻子王夫写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正梳妆......

记得教授说这首诗中最生动精彩的就是这句:小轩窗,正梳妆......

苏东坡一生曲折坎坷,流放多个城市,本书详尽故事不多,有些故事一笔带过,正如作者初心,研究苏东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书中详尽的方面可能是作者喜好的方面。

苏东坡内心豁达,纵使嫉妒伤害他的小人颇多,他心里都无恨,他对弟弟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可见他的内心如同大海一样包容。

他心系百姓,任杭州太守一年半时间就实现全城公共卫生方案,包括清洁的供水系统和一座医院;流放到黄洲时,发现人群将生下的胎儿因经济条件的原因用各种手段溺死,他筹集资金发放新出生胎儿家庭,给孩子买吃的。

他断案有着侠士风格,印象很深的是他在一地方为官。有天接到一桩案件,被告欠债不还,他问起由来,知道被告人是一位买扇子的生意人,因天气等原因扇子销量不好,无法偿还债务。苏东坡知悉事情缘由立即叫被告拿几把扇子给他,被告回家取了一些扇子给苏东坡,东坡在一把把扇子上面画画、写字,提词,百姓知道东坡在做这件事都守在衙门外,当被告捧着扇子出门,立即被百姓一售而空......

读到这里无不被苏东坡的睿智及才艺所信服。

他与皇帝宠儿王安石新法据理力争,给太后写奏折,心无旁骛,一心为百姓生活着想。

苏东坡文化造诣非常深厚,他给皇帝做秘书时写了很多文章,后来东坡去世,接位的秘书也写了大量文章,他常拿自己写的文章与东坡写的相比,觉得自己写的不压于东坡的文笔。他问管理员他与东坡写的哪个更胜一筹,管理员说:俩人写的不相上下,但东坡写文章时不用查阅任何资料......

想起苏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忆起文章后部份他与儿子苏过一起在海南的生活,苏过抄读《汉书》时,他在一旁听后可以直接点评文中内容......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的浩然之气,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万古不朽。

......

读完这本书写下自己心灵感受深刻的方面。


读书年代因父亲离世心灵便藏在内心深处自哀自怜,以至于那些年与文学世界无缘,生活重创奋力挣脱内心枷锁,一本本书走进内心生活,感受文学世界多么美好,书真是一件好事物一位好朋友,打开任何一页,她可以带你走入一个新的世界新生活,你不用担心她会伤害你,更不用担心自己会说错话做错事,她会洗涤你的心灵,呵护你的内心,让你变得澄清,一步步壮大走向成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样也好不是么,你等就是这个结果,不然你还有几年继续等待,青春不在。没有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至少你年轻过,疯狂过,...
    米西阅读 117评论 0 0
  • 昨天跟家人聊天,聊的都是很轻松的话题,而且聊的很开心。感觉好久没有这样畅快的聊了。主题是有关于青春的,追忆着他们的...
    xwz_2019阅读 914评论 12 15
  • 但我从来没有想过,眼前所面临的事实居然于想象之间如此遥远。 就着荒谬的事实,我走在回家路上。 我试图回忆起鼠族在颠...
    狗忧心忡忡阅读 281评论 0 0
  • 加油,最近没太多进步!
    走向阳光的自己阅读 14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