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带入了深深的思考。
其一
我有一个表弟,父母都去世了,自己大学毕业后工作几年,年近不惑,但没有结婚。去年说抑郁了,自己在家里吃药调理。我时常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情况,特别希望他能重新走上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
昨天一通长长的电话后,我突然发现表弟过的很平静,虽然在家里不出门,但知天下事,也能看清自己的症结在哪,不内耗,享受平静的孤独。我为什么那么执着让他走出来呢?我觉得他过的不是正常人的生活,正常人应该积极主动社交,应该过热气腾腾的日子,应该对未来充满憧憬......这些都是我头脑里构建的正常人的标准。我的标准就是对的吗?我之蜜糖,人之砒霜。我突然意识到我已经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了,打扰了别人的平静生活。我的身份只是表姐,还不是父母或者亲兄弟姐妹。
其二
如果说表弟的问题属于别人的事儿,那么自己孩子的问题应该我管吧?孩子马上又要开学了,我依然沉浸在给他选择的路对错的纠结中。我认为自己是个大学生,孩子至少也应该读个大学。结果,孩子就是不爱学习,选了两次学校,依然没有读好这个书。我认为,孩子拿电子设备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假期强制戒掉电子设备后,开学还是需要把手机给孩子带着。我又开始担忧了,拿到手机的孩子不懂节制,损害身体又荒废学业咋办?
人生不易,总是在自己的认知里徘徊,排解不开就会影响心情。今天和孩子关于手机问题争吵后,心情很不愉快,特别想找个地方睡一觉,逃避一下。转念想想,逃避后还得面对,手机不是洪水猛兽,毕竟,电子设备是时代的产物,你生活在这个时代里就逃脱不了和手机打交道,就像面对青春期孩子对爱情的懵懂,宜导不宜堵!还得积极和孩子沟通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经过一早上的碎碎念后,觉得豁然开朗,表弟的事儿我放下了,人家现在这个状态就是当下最好的选择,不没必要费尽心思去改变什么;儿子手机的问题我也有解决的信心了,儿子并不是不知轻重的孩子,孰对孰错,儿子心跟明镜似的,相信儿子能够正确使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