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课的日子,妈妈早上几乎都会去公园跳舞,今天也不例外,而我独自在家看书,她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肚子也叫了,于是我们出门午餐。
来到必胜客,排队时间15分钟……
喇叭里终于传来了A15,我们就坐,扫码点单,不久蘑菇汤就来了,但也伴随着一声尖叫声。
一个年纪不大不小的女生尖叫着说话,听不清她在说什么,但着实把我们吓着了,我想如果我们还在排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但现在我们被迫留下“看戏”。
01
听说事情好像是这样的:
这位扎小辫的女生和她的妈妈坐在餐厅最靠外的沙发餐桌这里,然而周日中午的高峰时间,人越来越多,等位的一个白衣女生站在她的位置旁边聊着天,一不小心碰到了她。
争吵就此不断,声音此起彼伏,但我能听到的始终是那尖叫声中带着哽咽的嚷嚷,妈妈被尖叫声吓到,站起来看,等确保我们是安全的时候才坐了下来。我边看边吃。
大堂经理一直在劝说,但那位尖叫姑娘时不时发作一次,后来竟然放肆地哭了起来,这时我抬起头,认真地看着她,因为我不知道她到底为啥哭?有这么委屈吗?多大点事啊!
我听清了一些只言片语:
“我要报警叫警察来。”
“我要去找她算账。”
“排队就到门口去排。”
她带着仇恨的语气说,说几句就会哽咽一下。
我看到了一个片段:
扎小辫的女生往前冲着,用拿着手机的手砸向对方。
最终白衣女生饭也没吃就走了,气呼呼的样子,她的朋友都劝不回她,也可能是因为怕这个抓小辫的女生真的动手吧。无论是气跑的还是吓跑的,于她此地都不宜久留。
02
扎小辫的女生终于在经理的安抚下离开了,我认真地看了看她的样子,看着好像比我大,她的妈妈满头银发,手上挂着一个可以折叠的凳子。
经理出门送他们去了车站,大神被请走了,餐厅这下太平了,服务员们都舒了一口气。我们也是,其实我也害怕万一我走时经过她们旁边,突然发作怎么办?
原谅我用发作一词,因为她的种种表现,让我觉得她精神有点问题。
哭了叫了闹了,不知她的目的是什么:好面子?求关注?
面子,也许她自觉护住了面子,但其实里子碎了一地,得到的会是有病吧这样的评论。
关注,大家的关注也许都和我们一样,带着不要殃及自己的心态在观望吧。
在我看来她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太玻璃心,应该是没有扛压能力的那种,习惯性用尖叫和歇斯底里的哭来博得同情和帮助。
而人家只是在把她当作麻烦处理而已,她却不自知,自认为很有道理,其实是无理取闹。
03
在大街上,或者地铁上,常有争吵,有的甚至被晒上网,版本也很类似,就是至少有一方嗓门很大,力气很大,话很难听。
嗓门大、力气大就是本事大,有道理了吗?公道自在人心,围观群众谁也不是傻子,他们会自己判断,并不是因为谁吵赢了谁就是正义的一方。
赢是得到认可才是真赢,对方的不予理睬未必是没有理而是不屑于跟你争辩。
而在这个餐厅,不是因为她哭了,她就一定是受委屈了。
我不禁好奇,轻轻地一碰就可以点燃她的火爆和歇斯底里,她在这个社会是如何生活的呢?
这也是对我们的警醒,如果我们处在冲突之中,我们会怎么处理?我想这样的负能量者,我会让着她,不予理睬,远离她,才是最正确的方式吧。不知你会如何?
有仇必报,已经不是现在所推崇的理念了,更何况一个和你毫无关系的人,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处理这些其实并无关痛痒的事宜。
善待别人时才能让自己真正得到快乐,你看到的是如何,给你带来的才是如何。如果你常抱怨,那就学会自己反思,我要如何改变。
抱怨完毕,你并不会变得快乐,只会把自己带进更烦心的情绪中去。
愿我们善待别人,愉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