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随笔

《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一百三十九篇。

还是先引用一段:由于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的生存竞争,维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合作,囚徒困境表达了合作的两难处境,这是一个漫长的欺骗-预防欺骗演化博弈,人类积累了丰富的预测他人意图和防止被欺骗的社会认知和与社会感觉的能力-这是每一个人脑内的社会脑基本结构。也是基于这一漫长的演化,每一个人的心理结构都有三要素:自利心;同情心;正义之心。由此而形成每一个人的三种可能的社会交往策略或他们的混合策略:无条件不合作策略;无条件合作策略;种族中心主义的合作策略。族群相当于身份认同的俱乐部,而身份认同有强烈的存量效应。

好吧就以这个为引子,开始你的思考吧。在看到这段之前我看到了一个词,社会效率。包括这段话,人们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什么?首先是为了生存,我们人类最底层的逻辑就是生存。没有了生存,在肉体之上的其他东西也就不可能存在了。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体,他们所有的行为首先都是要以存在为基础的。而在这之上呢?我总是说现代社会生存已经不再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去思考其他事情。同时生存也就变为了,怎样才能生存的更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也就说明了,在更好这个概念上是没有上限的。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有着无限的可能。

作者提到的生存竞争,合作,囚徒困境等等问题,不都可以看为是个体的人为了自己可以活的更好而做出的应对措施吗?在自身能力与外界环境的匹配下,寻找一个平衡点,如何才能让个体或是群体的利益最大化。所以我才想到了效率这个词。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都是在提升效率。在效率之后其实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增量,增速。效率的提升就以为着单位时间可以生产制造更多的东西。那这就可以避免零和博弈的问题了。在一个大饼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多得,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少得。但是如果大饼大了,那么大家就都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饼。所以效率提升是彻底解决很多问题的根本。就像是说现在的生存为什么不再是问题了呢?不就是因为社会的整体生产效率大幅度的提升了吗。原来一个人的工作只能养活一个人,现在一个人的工作却可以养活一千个人。那么那九百九十九个人就可以省出来去干其他的事情,这不整个社会的供给一下子就多了好多。食物不再是制约人们生存的问题,其他的欲望就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我的想法一下子又跳到了特斯拉,特斯拉一直在降价。成本的下降,其实也是效率提升的一种表现。我的表述不对,应该是效率提升,所以成本下降。效率提升是根本,成本下降是表象。我最近有点喜欢马斯克了,也喜欢他说的一句话,他降价不是为了干死同行,他只是希望喜欢特斯拉的人可以买得起特斯拉。我想他能干出这些伟大的事情,一定是他看到了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事情的本质。就像是他说的这句话,要让喜欢特斯拉的人买得起。一个产品的生产不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吗?这才是这个商品存在的价值或是本质。而能赚多少钱,不应该是你的最终目的,他应该只是你把这件事做到了什么程度的一个度量标准。

就像是做车,不要总想着如何变着花样赚客户的钱,通过营销获取的收入都是不能持久的。你应该想如何造出一辆大家需要的,喜欢,并能买得起车。你要想赚更多的钱,你可以通过提升效率来获取。如果你比现有的同行效率高很多,那么在保证你产品价格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一样可以有很高的收入。这就是一个做大大饼的行为,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结果。而不是只做大饼表面的工作,做零和博弈。

那在回到作者提到这些问题,人脑的社会结构,欺骗与防治被欺骗。这些都是在解决眼前的问题,是属于零和博弈的层面。这又让我想到一本书《第三选择》,史蒂芬柯维的一本书。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不是非彼即此的,在不是你死就是我忘的情况下,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那就是一个折中的,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这样不好吗?在为了一张饼抢的你死我活的,哪如去想办法把大饼做大,让大家都可以获得更多呢?现在社会上的资源还没有到养活不了大家的程度吧。

在看社会发展的趋势,每次社会的大幅度进步,不都是来自效率的提升。几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电力,信息科技。都是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精力都用到这些方面呢?就算是巨大的进步不可能时常的发生,但我们可以做积累啊。没有技术的积累,怎么能有每次的爆发呢?把相互争抢的零和博弈变为相互合作,寻求共赢。如果不用争抢就可以不断的提升自身利益,那还有谁原因去冒险呢?

我们的自利心;同情心;正义之心。我们的策略:无条件不合作策略;无条件合作策略;种族中心主义的合作策略。他们的形成是根据现有现实产生的。要改变这些,也需要现实首先改变。人所有的行为根本就没有前瞻性,全是事后的应对措施。你必须要现有一个问题存在,人才能给出应对之策。我自认为的前瞻性,也只是建立在我们自己的预测之上。说白了也只是对于现有问题的一种扩展。同时我们也没有对一个还根本就没有发生可能的问题进行应对的必要。眼前的问题还解决不过了呢,哪里有精力去为一个暂时看还是虚无的问题费脑子。先知先觉的人大概率都是运气好,应该还有大量的沉没成本存在。就他们也先知先觉了,但他们觉的没有发生,所以他们被现实淹没了。

身处其中你会有立场,但你更可能是失去了更多的视角。看到的少,就意味着你的方案可能就不是最优解。所以我会一直强调自己要跳出自己的视角看问题。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你虽然想的是要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往往这样反而不会让你的利益最大化。我们是一定维度的产物,那依附于我们存在的我们的利益也是。你只有在一个更大的维度去思考问题,才能使你的利益在一个更大的维度上最大化。像下棋,像做局,你能在多大维度去思考问题,那么你的成就也就会在多大的维度显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思维总是跳跃的,有时挺享受这种在大脑起舞的状态。胡思乱想,由着脑中的思绪天马行空的乱来。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
    一个普通的笨人阅读 276评论 0 1
  • 记得刘润先生有句话“把自已逼疯,把对手逼死!“,用来形容在激烈商战中与对手竞争的策略。做为从事个人销售业务的团...
    明月清风舟阅读 183评论 0 2
  • 这一个月来,我在备考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由于17年考前一个月的临时决定,开启了我心理学学习之路,心理学...
    金粟兰阅读 291评论 4 2
  •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曾经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努力你却不珍惜,到最后一天才知道自己的渺茫,坦然说道,不管什么结果都不要灰...
    放逐之刃阅读 90评论 0 0
  • 李笑来——人至践则无敌 社交也是种学习 今天是周末,有的人在睡觉,但是我们在学习,时间穿过了我们,自顾自的流淌,不...
    曾希这一天阅读 13,990评论 30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