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与语言学习本能,浅谈外语学习中的一些感悟
最初学外语,苦于没有好方法,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便不断打听,不断搜寻,一直想找到一种简单有效,可以快速学习外语的好方法。那期间,看到外语学习误区这些提法,心中也颇为激动,似乎隐隐约约中感到了一些曙光。后来,随着语言学习的深入,随着对语言学习规律的认识的提升。发觉一些所谓的误区其实大都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误区,有些至多不过是效率的问题,快慢的问题,或者适应性的问题而已。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不免奇怪,也许会问,“别人说是误区,你认为不是,那么,你有什么证据吗?你的道理在哪里?”
说心里话,至于详实的证据,我一时还真找不出来。但是,我的道理很简单,也容易被理解。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有天生的语言学习机制,语言学习能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这一点,应该可以说是公认的,是不容置疑的。
哲学家'叔本华先生在谈到他对语言学习的认识时,说过这样的话:“越是古老的语言就越完美,尤其是就语法方面而言——这是广为人知的事实。从久远、高贵的梵文一直到并不规范的英文,我们看到的是逐级变坏了的语言。现在的英文就像是用不同料子的碎布片缝补而成的思想外衣。语言的这种逐步衰败就是一条可以用于质疑我们的那些乐观主义者的依据——这些乐观主义者露出干巴巴的微笑、津津乐道于“人类不断进步”的理论。为了证明他们的理论,这些乐观主义者不惜歪曲两足种属的历史。但是,如何自圆其说却始终不是容易的事情。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忍不住想象一下那不管以何方式出自大自然怀抱的第一批人类的样子:这些人正处于全然的幼稚和蒙昧之中,思想因此粗糙和笨拙——偏偏是这种样子的人类,又怎么能够设计出那些极其巧妙的语言体系、多变和复杂的语法形式?哪怕我们假设了语言的词汇宝藏只是慢慢积聚而成?而在另一方面,无论在世界何处,我们都看到人类的子孙固守着祖辈的语言,在语言上作出的变动只是些微的和逐渐的。”
“经验不曾告诉我们:随着人们世代更替,语言也在语法上完善起来;实际发生的却是相反的情——就像我已经说了的。也就是说,语言持续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越来越糟糕。不过,我们是否可以假定语言的发展过程和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植物也从一颗普通种子长成,先是并不起眼的幼芽,慢慢地成长直至达到顶点,然后就逐渐变老、衰退——但是,在语言发展的情形里,我们却只了解到语言衰败的过程,而对之前语言的成长过程却毫不知情?这只是一个形象化并且是随意提出的假说;一个比喻,而不是解释!但真要对此作出解释的话,那这样的假设在我看来是最可信和最有说服力的:人类是本.能.地发明出自己的语言,因为人类本来就具有这样一种本能:由于这一本能的作用,人类不需要经过反省思维和有意识的目的就创造出了对于应用和发挥自己的理性可谓必不可少的工具和部件——语言。语言一旦形成,人的这一本能就再也派不上用场了,在人类的世代更替中这一本能也就逐渐丧失了。所有发自纯粹本能的创作品,诸如蜜蜂或马蜂的蜂巢、鸟巢、海狸窝等等,形态多种多样,但却又都合理适宜、恰到好处;各自都有其独特的完美之处,因为这些东西正好服务于建造它们的目的。对于这些作品所包含的高深智慧,我们只能赞叹不已。最早的和原初的语言正是这一类的作品,同样有着所有本能作品所特有的高度完美。深入探究语言的完美之处,把其特点引入反省思维和清晰意识的光线之中,则是语法的事情——但语法却是在数千年以后才出现的。”
这些话说的太精辟了,我真的无法挑选个别句子,只好整体引用了。他的话的确令人不得不深思,如果说语言的出现和发明来自人类的本能,那么,我们的语言学习是否同样需要运用我们的本能呢?
叔本华先生这里举梵文为例来说明他的观点,说到梵文,我们这些语言学习者,也许会自然想到玄奘(602年~664年),自然会想,在玄奘那个时代,没有录音,没有网络,玄装是怎么把梵文,这一精妙复杂的语言,学到如此精深的地步呢?
佛学中有般若智慧的提法,这是一种无上的智慧。或许,玄装以至诚的心性,坚韧的修行,以及对佛理持续不断的研修与领悟等等,开启了他的般若智慧,因此,不仅他的佛学成就,而且他对梵语的掌握和运用等等,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其实,语言学习上的奇人奇事是不胜枚举的。比如,罗塞塔石碑碑文的破译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在语言学习上罕见的天分,也是令人惊讶的。他13岁开始学习阿拉伯语、叙利亚语、迦勒底语、科普特语、拉丁语、希腊语、波斯语、希伯来语等十几种语言。他的阿拉伯语精通到连音调都变了,一位阿拉伯人竟把他当成同乡。他能说能写埃及古老的科普特语,并用该语言写日记作为练习;40年后一位法国科学家发现这些日记,竟当成失落的埃及古文,写下洋洋洒洒的“研究”文章。
以上这些事例,这些语言学习上巨大成就,如果我们只从学习方法方面来解释,则很难解释得通。如果我们能从"心”的角度来看,或许,我们才能窥出些端倪。简单来说,我们用什么"心”来学习语言,往往会决定我们是否能开启我们的语言学习本能智慧,也往往会决定着我们学习的成果。
俗话说,色令智昏,利令智昏,或者说,色迷心窍,财迷心窍。但事实上,这些现象真实情况大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利令智昏者,在利益面前,往往不会觉得自己昏,反而觉得自己聪明绝顶,为了获得一些不当利益,他会有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些奇思妙想会断送他的前程而已。
同理,我们在学习外语时,很多人,为了学得更多,更快,更好,也会不断地想出一些方法点子。只不过,有时候,有些方法点子是帮助我们开启了我们的语言学习智慧,而有时候,又有一些方法点子则是抑制了我们的语言学习智慧。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在语言学习方面的最大误区,不是快慢问题,不是效率问题,而是我们是否是自作聪明,找出一些“聪明”的方法,来不断压抑我们的语言学习本能。人类大脑自带语言学习机能,这是上天的恩赐,也是我们的幸运。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有足够的精明,功利,急切和贪婪,以高效学习的名义,找出一些方法,去降低它的作用,甚至去摧毁它的功能。这是我们的悲哀,也的确是值得我们思考并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