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神对话》随感(20170322)

祈祷与感恩在神性面前,其实都是体验,终极的结果早已注定。

你所认为的现实,其实是你自己创化的。因为你的思维拥有创造力,你的言语拥有生产力,你的思维和言语加起来又会极其高效地生产出你的现实。

在现实面前,你要求这样,要求那样。祈祷你想要的。正因为,你做出要求,恰恰表明你正处在匮乏的状态;当你说想要某样东西,你就会在现实中得到那种匮乏的经验。即:你越想得到,他就越远离你。计较眼前会失去未来,计较小钱会失去大钱。

当我们拥有这些经验而带着感恩的心态,不再哀求,而全然地放松,感受大脑真实的想法时,此时,你的神知道你所知道的,而你所知道的则表现为你的现实。

当祈祷无法实现时,没有得到回应时,你所信以为真的思维、话语或者感受已经发挥了作用。其实,这些所谓的控制思维背后的真相,就已经很清晰了。你没有拥有你想要的东西。

神是观察者,而非创造者。他看清事情的真相,随时准备帮助你过好你的生活,但用的可能不是你所期待的方式。你的生活方式完全是由你自己选择的,神并不会加以干预。而你向来拥有很大的错觉,认为神在意你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行事。其实,人和事都有两面性,总之,对过程极其淡漠,可是对结果极其关注。神永远是观察者,在某种意义上,神甚至连后果也不在乎。因为终极的后果早已注定。

但是人们总在错觉:生活的结果不确定的。于是你怀疑一切,什么都不敢尝试,总是生活在恐惧和愧疚之中。当你奇怪你如何拥有他们找不到的东西时,他们便会妒嫉。妒嫉很快将会变成愤怒;生气之后,他们将会试图说服你,其实你才是不理解神的人。神总是在用各种方式给你显相,如你的生活将会如同佛陀。如同耶酥。如同每个你祟拜的圣徒。然而,你听不进去,总在怀疑。

常人的习性都是人云亦云。常人的本性是:对于最为珍惜的东西,他们先是爱,然后是毁灭,然后再去爱。人类大多数都在这样的模式里重复着。

然而怕与爱,起点与终点把人类表现的淋漓尽致。情感总是在爱与怕之间来回摆动,爱诱发怕诱发爱诱发怕……当你宣布最高的爱时,你也迎来了最大的怕。

然而假如你知道你是谁,知道你是神创造的生命中最美好、最非凡、最优秀的,那么你将不会怕。因为有谁能够拒绝如此美妙的人呢?甚至连神也无法在这样的生命中找出缺点。可是你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你以为你非常卑微。你还怕罪于自己的父母。父母让你认识到爱是有条件的,你曾受到亲生父母的冷落,曾尝到他们的责怪带来的痛苦,可是,你如何能想象与神的关系会有所不同呢?

无条件的爱,你已经没有感觉了。你试图根据你看到的人世之爱,来想象神之爱。你将父母的角色投射给神。认为神也这样有评判……其实,真正的神性,是既不可怕、也不做评判、更不会施加刑罚,一切都是美好的,好的你不敢接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与神对话.1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导读 对于宇宙起源的解释,不同时代,很多不同作品都有类同的观点,我相信这不是巧...
    何燕心理咨询师讲师阅读 2,690评论 0 6
  • 第一章 1,这没有关系。 你不必将拒绝当做最终的答案。 你自己照顾自己吧。 会有更多的钱可以赚。 2,...
    楚丹丹阅读 1,466评论 -1 1
  • 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 Timer 会通过 Runloop 对 target 进行强引用, 需要手动对 Timer ...
    yww阅读 672评论 0 0
  • 秋日清晨 你踏着 云海而来 当第一缕阳光 穿过云层 照射下来 眼前是那 深秋里的 一片绿 牛羊在草地里 奔跑 风车...
    孙夕然阅读 190评论 3 3
  • 悲伤总是尾随 幸福总是未遂 前者常常追尾 后者想追都未必追得回 ——《未随》
    段童阅读 1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