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和大部分人一样,我一直相信两个字:坚持。就像下面两幅图。
这两张图囊括了我们坚持一件事的两方面动机:
动机1:一件事情特别难,可能因它蕴含巨大回报。
动机2:再坚持一下下,你就会成功。
在梦实现前,它们只是梦。世上任何一件事情,就像一张CD,总有正反两面,坚持也一样。
(二)
坚持的反面是什么——过度坚持。
生活里有很多这样的人,说俗点叫做死磕,说文艺点叫执着,说哲学点叫放不下,说生动点叫钻牛角尖。
我就是这样一个货。
小时候考试,一定要按照顺序往下做,一道题卡住,硬生生耗掉大半时间和它搏斗,留给后面的时间越少,压力越大,活生生崩溃。
谈恋爱的时候,遇到有好感的,就一定要搞定,搞不定就继续搞,不惜改变自己本性。要么对方烦死我,要么我烦死自己,最后不知道是喜欢他,还是不甘心。
买衣服的时候,看中了就一定要买到;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通关;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磨到底。
实在忍受不了挫败感。
现在我已不再如此,因为这样下去非常危险。
这种人的思维,极其缺乏灵活性,违背人生的本质规律。
人生,是一场选择题,而不是通关打怪兽啊。
生活里各种事、各种关系、各种立场,它们之间并非线性关系,不是你必须完成这个,才有资格完成下一个。它们是并列的选择关系,有着各自的权重,你有权选择先做哪个,再做哪个,甚至放弃哪个。没人会责备你是否半途而废掉哪一场。
人生,是搭建积木,是灵活转动的魔方,条条大路通罗马。
若你还没理解,不妨这么想——人生是一张试卷,上面有各种类型、不同分值的题。有些简单,有些难,还有一些是你压根无法完成的。人生残酷而美妙之处在于,你并不知道满分是多少,一开始也不知道每道题对你的难度,更不知解开它们各需要多长时间(经验长了可以预估)。
所以,输赢,不在于智商,而在于结题的技巧和策略——你选择简单的,很快解出来,但得分低;你选择了难题,得分很高,但要承担耗费大半青春的风险。更难的是,当你做到一半,该如何选择进退。
人就一辈子的时间,只能一边试,一边积累,一边改。
(三)
为什么人会被坚持绑架?大致有主客两方面原因。
主观说来,性格算一方面,责任心强,自律、克制、神经质或敏感的人容易较真儿。
还有一种人,他们活在别人眼光里。这种人太希望获得成就感来证明自己。即便很反感、毫无必要的事,也能咬着牙,电钻一样麻木地突突突干下去,不惜遍体鳞伤。通过坚持,获得“变态”的自尊和骄傲。
客观方面也有二,一是后天教育。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质变引起量变”……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责任意识和坚持惯性更强。
另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执着一个事情,本质是被它完全占据了。要么是你不知道还有其他可能,要么是不知道其他可能的成本和时间有多大,没有底,你不敢放手重新再来一把。
而如果信息够多,你会容易形成多样的判断和预测,这就是大数据大样本存在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如果通过深度思考发现无论怎么坚持,事情在短时间里都不会有起色,你自然转身去寻找更节约时间的路。
(四)
怎样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在坚持一件不应该坚持的事呢?
顺着上面的分析,答案很简单:
1、打破:打破固有愚昧——坚持一定是美德,放弃一定是浮躁,错。
2、开放:掌握越多信息和数据越好,来自各种领域,通过各种渠道,让自己成为一个资料库。永远不要嫌信息太多,当你没有积累足够多知识之前,很难形成判断和归纳它们的能力。
现在大多数人都在抱怨信息大爆炸,却没有想过,那只是因为你的脑子没有强大的清洗和筛选机制。清晰的大脑并不是天生,它是在对付混乱的过程中逐渐条理化和训练变强的。
3、收拢:经常总结和梳理,训练判断力、抽象力、推演力。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思考方法和意识结构。
为何有些人看书又慢又吃力,有些人看书很快很精?因为后者一拿到书就知道如何分解它。他们了解自己,了解对象,能根据目的(是研究还是借鉴还是娱乐)来决定如何处理对象(是从头读到尾还是只看目录还是跳着看章节)。这种人学什么东西都很快,一通百通。
4、质问:我坚持了这么久,有改善吗?有可能改善吗?如果有,需要哪些助力?这些因素里,有多少是可以掌控的,多少掌控不了?如需要资源,我现在有多少,其余要付出多少成本和时间才能获得?等等等等。
5、最关键,你真的喜欢正在坚持的事吗?有太多因素可以影响一件事情是否成功。能做的,就是掌控自己的方向,发自真心。哪怕失败,也算对得起自己。
要知道,你明明是自由的,结果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一直忙着跟自己怄气,而错过太多命中意外的精彩。
有时,沉浸到坚持里,反而忘记了初衷:我们坚持,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坚持,本身并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