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书——《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读后感

女儿啊!

如果有人问你:“在你的人生里,谁是最重要的人?”

我希望你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我自己!”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韩】郑莲喜


最近读完了郑教授写的《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这本书,书里有一些内容我非常感同身受,也有很多话是想对自己女儿说的。

(一)童年的记忆将会伴随一生。

郑教授在书里描写了她小时候在苹果园里玩耍过夜、穿着哥哥不合脚的溜冰鞋滑冰、跟着妈妈挨家挨户借钱交学费的事情,正是这些童年、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塑造了她坚韧不服输的品格,也教她从小看清了成年人的世界充满了不公平。而这些深刻的记忆伴随了她的一生,甚至她将它们写下来告诉给了自己的孩子。

我的童年没有果园、没有溜冰场、也不需要借钱,什么都没有也是一种意味。零星的关于童年的记忆,是在还没有被征收的田埂里赤脚插秧,跟秧苗一起浮起的家人四邻的笑声;是父亲在冬天骑着摩托接我下课,我瑟缩地坐在后座,父亲默默挺直的后背;是爷爷在热火朝天地修车,我在充满气的轮胎里打着滚,扬起的漫天风尘......回忆既温暖又苍白,更多的是越来越远地求学和无声无息地告别。

女儿啊!

在我们还在一起的时候,我要多说“我爱你”,多陪你去游乐园,多花些时间倾听你说话,多给你一些炙热的拥抱,多和你一起体验生活。我要用尽全力和你一起创造很多很多的回忆,以至于在你未来需要的时候,可以从这些回忆中找到一份温暖和力量。


(二)爱是行动。

我很羡慕书中的郑教授,她有一个用行动表达爱和支持的爱人。郑教授在产后一个月就开始照顾卧病的公公,婆婆的刁难让她心疲力尽,她爱人看到后对母亲发了脾气直接带她回了家;生下第二个孩子后郑教授决定去意大利留学一年,父母都劝她要以家庭为重,只有她的爱人支持了她留学,并承担起照顾两个孩子的责任;他们全家还陪郑教授去美国留学了半年......在东亚家庭中,男性用行动表达尊重与爱实在太过少见。

我没有感受过父母热烈的爱意,这可能和我们崇尚的文化有关。我们被要求谦逊内敛,诉说爱意是一件羞于言表的事,这种群体压抑让我们忘了怎么表达爱。因为没有有爱的童年,所以我期待被爱,可是“被爱”不过是一种谎言,而我又要经历怎样的头破血流才能识破这个谎言!

女儿啊!

无论是爱人、父母,还是子女,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尊重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行动来表达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我爱你,既是诉诸于口的爱,也更会通过亲密无间地拥抱、经常不断地陪伴这些行动表现出来。我希望你能在饱满充实的母爱中长出坚实的自我,不用再去期待“被爱”。


(三)自由是争取来的。

郑教授无论是在职场上拓展海外业务,还是说服老板一边工作一边教书,生育后坚持去国外进修,这些工作和学习的机会都是她争取来的,更甚至说,她的自由是她争取来的。她在书中写到,小学家里穷没钱交学费,她心疼母亲四处借钱,但她不会去理解这种贫穷,因为理解意味着被放弃。她家有五个小孩,资源天生是不平等的,她只能穿哥哥过大的旧冰鞋一次次摔倒,小哥哥却把新买的滑冰鞋闲置。她早早清楚世界的不公平,一切只能靠自己拼尽全力去争取。

韩国的文化和我们一脉相承,表达欲望是一种羞耻,争取机会是一种功利,所以我们克制想法、把机会拱手让人,然后在背后咒骂那些抓住机会表现自己的人,企图从同类的赞同声中获得虚假的认同,继续畏畏缩缩地活着。初中学校文艺演出,我们班大合唱需要一名指挥,班主任自然想到了作为班长的我,我第一反应是“我不行”“我会出丑”极力拒绝了,可是我是多么多么地想去啊。

女儿啊!

我不想你像曾经的我,胆小又矛盾。我会坚定地对你说“你可以”!你可以大胆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可以勇敢地拒绝自己不想做的事。没有“应不应该”,只有你“想不想要”。只要是你想做,就竭尽全力地去做好。更高的学历、更厉害的岗位,就连自由,都需要你自己去争取!


女儿啊!

你是我满怀爱意生下的孩子,是与我血脉相连的挚爱。你曾经用纯真的笑脸抚平了我的伤痛,是我人生中真正的同路人。

我希望,你能始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成为最爱自己的人。

我希望,你能活成一个自信的人,而不是女人、女儿、媳妇。

我希望,你能尽可能地逃离和否定我这个母亲,创造更自由、更广阔、更平等的世界,然后,在你的新世界里尽情肆意地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