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化寺做志愿者的时候,总要指给观众看一道独特的风景:透过屋顶上的飞檐,不远处银河SOHO大楼如同一只白色巨兽匍匐在那儿。
智化寺是明朝大宦官王振的家庙,这座官式建筑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而银河SOHO大楼则是英国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迪德的作品,自2012年底建成以来,一直是游人们拍摄留念的绝佳去处。这一黑一白,一中一外,一古一今,传统与现代的对撞显得针锋相对又和谐一致。
两座建筑相隔不过五百多米,却跨越了五百多年的时光。站在这儿,我们不禁想问:同是朝阳门附近的地标建筑,是什么导致了它们之间如此不同?
有一本书似乎可以解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帕特里克·狄龙所著的《建筑的故事》。
建筑的一千零一夜——房子进化史
如果把目光放到全球的尺度,我们会发现讲述建筑的故事是如此之难。世界上每一个文明都曾经建造起无数伟大而独特的建筑,如何在一本一百页的彩图书中将它们尽收囊中呢?本书作者狄龙选择的方式,是以时间为轴,每个时期采样一座建筑作为代表,讲述建筑的演变史。
历史从来都不是松散的集合,而是有机的整体。虽然本书提到的建筑之间相隔着遥远的时空,但作者依旧能够把握它们之间微妙的联系,并以此为线,将不同的建筑串联起来。
例如我们翻到第38页,这章标题叫做「世界各地的建筑:从巴黎圣母院到紫禁城」。这一章节之前讲述的是巴黎主教试图打造一座让信徒能够看到天堂模样的教堂——巴黎圣母院,后面衔接的章节则是中国明清时期伟大的皇家建筑群——北京故宫。怎样从拥有高高哥特式屋顶的教堂,跳转到天子居住的庄严宫殿中来呢?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设计的转折。
书中开篇写道:
各地的国王和皇帝都希望建造宫殿来彰显至高无上的权威,而神职人员都希望通过庙宇来表达他们对神灵的崇敬。
我们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因为前一章节中,巴黎圣母院就是其中之代表。哥特式尖尖的屋顶直指苍穹,正是表达了信徒对天堂的崇拜与渴望。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呢?书中带着我们做了一次小小的巡游: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建造了高大的金字塔;东南亚柬埔寨的印度教徒修建了供奉毗湿奴的寺庙「吴哥窟」;北非和西班牙则到处都是阿拉伯人建造的清真寺……那么中国呢?
中国的建造风格不同于欧洲、非洲和美洲,即使是最恢宏的建筑,也大多是木造建筑。而其中之翘楚,就是那座统治者可以向世界展现国威的建筑。这座建筑不是一间屋子或者亭子,而是一座城市——紫禁城。
在移步换景式的设计中,我们不知不觉就从教堂内部的彩色玻璃窗下,跳转到太和殿前的三重台基上了。在此做一个小小的停顿,看看作者是如何完成这样的转变:巴黎圣母院的建造故事(前一章节)——恢宏建筑的象征意义(本章节开头)——美洲、东南亚、非洲等地的恢宏建筑(本章节中间)——东亚建筑及其特点(本章节结尾)——象征中国皇权的建筑紫禁城(下一章节)。
这样巧妙的跳转贯穿了本书的始终,我们不止是从巴黎圣母院跳到了紫禁城,还从紫禁城跳到了圆厅别墅,从圆厅别墅跳五步到了包豪斯建筑学校,从包豪斯跳了四步,路过了悉尼歌剧院、蓬皮杜中心等建筑,到达了本书的末章:2001年在伦敦建造的草砖房,它是现代环保理念的实践者。
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起承转合,从建筑之初的草房子和洞穴开始说起,在各大洲漫游,在时空穿梭,将一座座建筑如珍珠一样串联在一起,编织成一段美丽的建筑进化史。我们甚至还可以发现一个巧合:在故事之初先民们用草和木头搭建简陋的居所;而在故事的末尾,建筑师又开始用草砖等简单原始的材料设计自己的理想家园。兜兜转转上万年,我们好像看到了珍珠宝串首尾之间巧妙的连接。
穿墙而过 解剖建筑
放眼望去,城市和乡村中的每一座建筑都充满着谜题。摩天大楼周身都是玻璃幕墙,它是如何完成力学支撑的呢?古老的故宫角楼轻盈优美,又是如何依靠复杂的斗拱层层叠叠拼合而成?无论是现代大楼还是古代建筑,我们都只能看到它们经过修饰的外表和遮挡严实的内部一角,而其中设计的奥秘正藏在屋顶之下,厚墙之内。
此时我们不禁想:要是可以像医学生一样,将建筑的内部解剖成可以观察的局部;或者打开一道口子,透过它看一看建筑内部的整体构造,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这本书就把这个畅想变成了现实。
看一看这本书中提到的第一张解剖图,也就是左赛尔金字塔。在常规印象中,金字塔好像都是沉默地矗立在沙漠之中,外表则是粗糙的巨石。那么里面是什么呢?是不是仍然填满了巨石,只是为法老的棺椁留了一方小小的墓室?
当绘者展开金字塔的内部图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外表单调的金字塔,竟然有这么多“花花肠子”。穿过外墙的假门,路过礼拜堂和庭院,来到葬祭殿,通过下行的坡道可以抵达金字塔内部。法老的居所则深埋地下,由坚硬的花岗岩建成。它的周围则环绕着瓷砖走廊,里面装满了法老的财宝。而通向其他家庭成员墓葬的竖井,则位于法老墓室的东侧,好像在另一个世界也要依附在君主的周围。
金字塔的秘密就这么从里到外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而书中涉及到的其他建筑,也常配有这样的解剖图。我们穿墙而过,在屋顶和砖墙中随意游荡,观察着工程的细节,也观察着设计的精妙。建筑不再是封闭的整体,我们不仅可以读到关于它诞生的故事,也可以读到关于它建造的故事,两个故事同样得精彩。
按图索骥——发现身边的建筑史
每一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本身都是一座建筑博物馆,例如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北京。我们捧着这本书做参考,就可以尝试着对遇到的各种房子分分类,梳理出这座城市的建筑史。
轻盈的石头屋顶
你能想象吗?沉重的岩石也可以像瓦片一样搭成屋顶。北京房山地区至今还可以看到这样奇妙的构造,人们用薄薄的板岩堆叠成结实又防水的屋顶,远远看过去,大大小小的板岩就像是鳞片一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为什么房山地区的人们会使用板岩做屋顶呢?翻开《建筑的故事》,序章部分说到:
山上的居民把薄石板架在椽木上,来覆盖屋顶。板岩是最好的屋顶材料,因为它可以分割成比手指还薄的薄板……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因地制宜,建造出最适合当地环境的房屋。
房山地区盛产石材,紫禁城气势磅礴的丹陛石就来自于此。老百姓们也就地取材,将板岩做成屋顶,这样的方法或许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巴洛克」桥遗梦
北大未名湖上有一座石桥通往湖心岛,这座石桥本属于圆明园方外观。圆明园中有一片西洋楼景区,它由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郎世宁参与设计,建筑具有明显的巴洛克风格,这座石桥也是如此。
巴洛克原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建筑上则表现为繁复多变、造型奇特的风格样式,与以圆形和方形为主的传统对称风格截然不同。《建筑的故事》中说到:
“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简单的建筑物,新的建筑风格非常华丽。人们称这种风格为巴洛克……巴洛克式建筑师人们见过的最奇特的建筑物……欧洲的国王们也开始希冀巴洛克式的宫殿能够震慑他们的臣民。”
前往东方传教的耶稣会士们,也将这种华丽风格带到了清朝宫廷,并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他下令在圆明园中大规模修建巴洛克式的建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残存的石构件流散到民间,其中方外观前的石桥就来到了燕园,并成为未名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最后的包豪斯
798艺术区原先是国营电子工业产区,后来改建成艺术园,是北京有名的文化地标之一。在2003年的一次展览上,来自英国的伊拉克裔建筑师扎哈·哈迪达惊喜地发现,原来这片厂区是包豪斯建筑群。而即使是包豪斯的故乡——德国,也很难再找到这样一片完整的建筑群了。
那么什么是包豪斯呢?这个影响了世界设计史的名词,来自于同名的一所学校。《建筑的故事》中,花了一整个章节来介绍它。
精心设计的建筑,乃至家具、食物、用品,向来是权贵和富豪们的专享,而平民的生活没有人关心。一战之后,德国设计师开始反思这种状况,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能够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好的设计,居住上舒适的房子。
“好设计不应该只是让富人炫耀,”设计师们说,“它应该可以帮助每个人。”……一批德国设计师们创建了一所名叫“包豪斯”的学校,包豪斯的意思是“盖房子”……他们计划创造一个新世界,在那个世界,一切都具美感,事物的设计都符合其功用。
后来随着纳粹的上台,包豪斯学校只开放了几年就被迫关闭了。但是包豪斯的平民化设计理念,却传播到世界各地。民主德国援建我国时,就帮助设计建造了一座实用至上的厂房,也就是798电子厂。一排排齿轮状的厂房采用一种现浇筒壳结构,梁柱形式为弧形Y状结构。北侧屋顶则采用横向天窗,窗面向外倾斜,可以使得结构更加稳定。而北侧采光设计也充分利用了天光和反射光,使得光线均匀稳定。即使是供工人们劳动的厂房,也不乏设计的美感与便捷,这不正是包豪斯思想的最好体现吗?
我们回顾北京的这三座建筑,可以发现它们其实也代表建筑设计理念的演变:早期人们因地制宜地使用当地材料制作民居——权贵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奢华的宫殿和府邸——现代的设计师将关注的目光重新聚焦到平民身上。城市的历史、建筑的故事、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演变,我们从书本之中和书本之外都可以读出来。
读完这本书后,朋友告诉我它其实是一本童书。这真是让人很吃一惊,因为在阅读时并未感受到作者对读者年龄的迁就,他使用的语言或许并不复杂,却浅白利落,其实也适合大人去读。或许一本好的童书正是如此:家长在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他们都能收获等量的知识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