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上床睡觉前,必做的一件事自然是给手机充电咯。当时困得眼都睁不开了,闭着眼睛摸索着找到充电接口,却不像往常那般顺畅,竟然插不进去。
只好继续用力,倒是插进去了,可是手感不对。嗯,懒得管了,赶快睡觉先。
第二天醒来之后发现,悲剧了。充了一夜后的手机电量却是20%,一点儿电都没充进去,充电器依然插在手机上,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地耷拉着。
拽出来仔细一看,竟然是反着插进去的,反着!插进去的!乖乖哩个隆,我朝威武!
翻出家里所有能找到的充电器,挨个试着插了一遍,都没有反应,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充电接口坏掉了,我的手机罢工了!
怎么办?还能不能修?去哪里修?如今这世道,到街上随便找个维修店着实让人担心,被动手脚的可能性非常大。
也许这边刚恢复了正常充电,过几天又会莫名其妙出现别的毛病,被成功捯饬成了一个华丽丽的病机。
思忖半晌灵光一闪,突然记起单位去年新考录的公务员小Y的老爸是修手机的。
于是着急忙慌地趁着仅余的可怜的一点儿电量拨打求助电话,小Y咨询了老Y后立即回话,这不是问题,小菜一碟,分分钟就可以搞定。
手机店店面不大却洁净亮堂,颠覆了我之前对街面私人手机店的印象,给人惬意舒服的感官享受。
与老Y见面之初,他流露出似曾相识的表情,一再地说,见过,我们之前肯定见过!
经老Y再三提示,我启动了大脑中的搜索引擎,记忆的闸门“哗”一下仿佛被洪水冲开了。原来是他,更精准的表述应该是:原来他是那道风景其中的一员。
所谓那道风景,指的是多年前,经济的大潮还不曾迅猛冲击的时代。在我们这个十八线小城唯一的一条商业街上,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会出现一排玻璃橱窗式的小推车,维修各类钟表、闹钟、手表、电动玩具及传呼机、手机等,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无论严寒酷暑雷打不动,没有组织没有约束无人查岗,却比有组织有纪律有奖惩机制的单位在岗人员更按时靠点,更敬岗爱业。
记忆中最清晰的一副画面如今想来仍让人鼻酸,在路面结冰的凛冽北风里,小推车的主人双手插进袖筒里,蜷着身子佝着腰,在小推车后面来回踱步跺地,以此汲取少许的热量,抵抗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