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国际动漫节志愿者复试,和女同学A一组,边排队边和A闲聊说自己有点小紧张。A笑着说:“我觉得你上次面试的时候表现的挺好的呀,告诉他们自己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一边面带微笑,很天真浪漫。”啥子,没想到别人眼里的自己是这个样子的,我略带尴尬不好意思地笑着。
初试必不可少的是自我介绍,我觉得自己是个爱笑的开朗女生,所以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还不错。但由于某些原因,我去面试时迟了几分钟,虽然还是在面试时间范围内,但还是向学长学姐们传递了“没有提前候场”的讯息。“你知道这是第几届国际动漫节吗”学姐这么一问,我顿时语塞。完了完了,印象分没了。
惊喜的是,一天后,我看到复试名单上出现了自己的名字。也许像A说的那样,我最感染人的,就是爱笑和开朗。
这些赋予了你不一样的气质,可当你把它当实力去和别人的实战经验竞争时,它就成了浮华空虚的一戳就破的泡泡。我想起学姐讲的一段她的经历:有次去参加一个创业项目的答辩,台上的大神们个个意气风发,穿着干练的职业装,ppt也做得精美,开口是流利的英音,说起团队实践成果时侃侃而谈。我带着自己单薄的材料一脸尴尬地笑,想装作镇定自若,好歹在气场上不要输给人家。站上台的时候,老师们不断地向我提问,那些伪装起来的泡沫被老师尖锐的目光戳破,我心一虚,果然气场这个东西是装不出来的。
看完后,我想了很久,现在的我参加了三个学生会部门和两个社团。想起面试时对特长优势的含糊其辞,心里越发觉得空虚。也许是我强装出来的淡定风格感染了学长学姐,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了吧。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幸运。可是这份幸运却越发让我感到些许愧疚,也越发的让我感受到那份空虚和不安全感。
复试时是一轮十个人一组,并排站在评委面前,进行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一名复试的同学曾经担任过上海市某大型活动的志愿者,担任讲解人,我听着她对自己的志愿经验侃侃而谈,内心的空虚感愈发膨胀。当被问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时,有些复试者是有相关的培训经验的,回答起来有条不紊,评委也频频点头。我再一次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去抱怨,因为人家是真的那样优秀。
空白的特长栏,一只手数的过来的经验,愈发加深了我的空虚感,很奇怪,同时也让我也有着一份安心,因为我认识到了自己缺什么,明白自己与别人差在哪里。这也是这次面试带给我的收获。
“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这句鸡汤常常被人吐槽为矫情。可是仔细一想,确实有道理。
“你的安全感应该来源于手机满格的电量,过马路时路口亮起的绿灯,出门随身携带的身份证、手机、钥匙、还有足够的现金和银行卡,包包里常备的纸巾和卫生棉,按时做好的工作,下雨天提前收好的被子,以及生病时还能撑着一个人去看病打针吃药的力气和理智。”
照顾、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是安全感的最大来源,而能力,是撑起你强大内心世界的必要支柱。如果你看到我在努力,也许不是因为我在执着于什么,我只是想先填补那份没有底气的空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