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觉得和有些人聊天味同嚼蜡?
为什么有的家长刚一张嘴说话,小孩就会说你别唠叨了,你要说什么我都知道。
为什么和有些人聊天会犯尴尬症?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听有的老师讲课乏味透顶?
大部分的原因就是他们讲述的内容都是我们知道的,也就是在我们的知识边界以内。
无论是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婚姻之间、还是朋友同事之间,要想实现有价值的沟通,就是要能够拓展彼此的知识边界。
这的确是件有难度的事情,所以才有这个说法:这个世界上漂亮的面孔很多,然而有趣的灵魂很少。
如何实现这样能够“拓展彼此的知识边界”的有价值的沟通呢?
1、寻找到有价值的一手知识,或者借鉴负责人的二手知识。
我在培训中做过这样的游戏:让8个人面向同一方向排成一列,彼此之间保留距离,给第一个人看一句话,然后让他传递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听完后再传递给第三个人,依次进行下去,当到最后传到第八个人那里之后,就变成了面目全非的一句话。
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会有耗损,当你听到的知识是经过无数次转手的知识,那么这个知识大部分已经变形。例如你在微信公众号看到的有些文章,或者说那些不靠谱的成功学讲座。
我们要想办法找到知识的源头,也就是一手知识,最次去借鉴一个靠谱的知识转述者,他忠于一手知识,最多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而且他的理解也是建立在他强大的体系知识之上的。
2、碎片的时间,体系的学习。
断章取义就会产生片面认知,不但不能拓展知识边界,还误导了自己和别人。
碎片的知识犹如砖头,一堆砖头散落在地上是没有价值的,然而当这些砖头盖成房子,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很多人的学习都如同在脑海中放置了很多砖头,然而却没有形成体系化的认知,这时候的大脑就如同垃圾场。
高手的另外一个定义就是融会贯通,就是指毫不相关的两个节点之间竟然产生了联系,能够实现的基础就是体系化认知。
这时候会有很多人说现在都是碎片化的时间,很难专心研究一门知识,这真的是对于体系化学习的一种误读。我们原来上学的时候,每天上午四节课,不可能都学语文和数学吧,都是不同的科目,其实碎片化的仅仅是时间,而不是知识。
3、读有价值的书籍
读书是最快速有效输入知识的一种方式,为什么很多人也在读书,可是就是无法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选对书籍。现实生活中你是怎么选书的?有的人要看封皮好不好看,封皮好看的就买,这时候你买的就是包装而非内容。有的人要看腰封,看看有哪些名人做了推荐,这时候你买的就是虚名也不是内容。有的人还要看看价格,如果太薄就觉得没有性价比,这时候你买的仅仅是纸张而不是内容。这些方式当然选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书籍。
一本书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
版次和印数,如果再版次数很多而且每次印数还很可观,那必定是一本有价值的书。
作者和参考书目,如果作者是某个行业的大咖,而且在书的后面注了参考书目,证明这是一位严谨负责的作者,那些没有备注的书籍顶多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已。
出版社的排名,出版社犹如大学,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不一定个个优秀,然而就是比三流本科毕业生优秀的概率要高,那些排名在前十位的出版社,他们出版有价值的书籍概率也就高些。
英文原版,能有基本的英语能力就读原版吧,翻译过来的书籍已经丧失了原有内容的灵魂。
书评,靠谱网站的书评可以参考一下。
通过试读几个章节来做判断。
4、践行所学的知识
明朝有位牛人叫王阳明,在那种信息传播很是受限的年代,他的弟子高达上万人,当然还不包括后来的追随者。这么多人愿意追随,当然是因为他们觉得跟着王阳明学习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王阳明提出来的观点就是“知行合一”,当然他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知识你仅仅听到看到而没有践行,是无法产生真正价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