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刷完了爆红的《狂飙》。
结局,令人愕然。
这里说的结局,不仅是高启强的结局,也包括相关人物的。高启兰由不理解到理解到最后的远离,儿子晓晨和女儿黄的举报,高启强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很多网友说《狂飙》是中国版的《教父》,我不以为然。
1,发迹形式不同。
高启强狐假虎威,获得旧厂街市场管理员唐氏兄弟的追随。
警察安欣热心,亲民;刑警队长李响处事灵活,油滑;唐氏兄弟的见风使舵;高启强的故作姿态,借势做起了混混中的老大。
这一阶段,高启强的转变是微妙和迅速的。一方面,对唐氏兄弟送给他的间接利益还不能坦然利用,心里还满是之前多年受欺侮的唯唯诺诺。另一方面,唐氏兄弟对他态度的转变让他尝到甜头,自我意识找到了得以咸鱼翻身的支点,那就是所谓的与公安局的关系。
这让他逐渐起了胆量,并在几次事务处理中,得心应手的应用。
一代教父维克多,充分群众调研,摸清范伦奇的底细,和朋友做局,然后在盛大节日的一片欢庆中,果断除掉范伦奇,取而代之。
这个势,是范伦奇管辖下的各个人对范伦奇都不满,维克多要做的就是干掉他,没人会关心犯的死活,甚至还会拍手称快。
但无论高启强,还是维克多,能发迹都是长期混迹底层,洞悉人心,其底层逻辑,都是审时度势,顺(造)势而为。
2,团队人才单一
《狂飙》里,高启强团队人才特点单一,基本都是底层的混混儿。最有智谋的算是他自己,早期被收编的唐氏兄弟一直成熟不了,动不动就打打杀杀,这是做不成主事人的。
高启强的心腹老默,是优秀的杀手,对高非常忠诚。
妻子陈书婷本是位很好的团队稳定剂和缓冲剂,早期还能充其量为军师。但女性心理天然受不了打打杀杀,逐渐走向全职带娃,不再过问,无奈被亲身儿子间接害死。
高启兰,作为高启强的妹妹,一直被隔离在高的事务之外,这也是保护。而且确实,当启兰发现了大哥的一些过往事迹后,女性心理天然理所当然难以接受,最后选择远离这种城市。
二弟高启盛,作为团队中唯一高学历的血亲,本在处理大哥和唐小龙合谋暗杀陈书婷的车祸案件中,表现非常出色,本有成长为智囊的潜质。然而,后面鬼使神差的沾上毒品,以及感情用事,使得自己在细节的处理中拖泥带水,逐渐亲手葬送自己。
高启盛为了救二弟,斩断证据链,除掉多名得力干将(团队次核心人员),自断臂膀。
而黄瑶,是杀手老默的女儿。很早就偶然得知父亲的死因,简单的认为是高启强害死了父亲,老早种下了复仇的种子。
这都是团队人才太单一,缺乏军师,缺乏整体谋划。暴力用的太多,就会被暴力反噬。
而《教父》,无论是一代教父维克多还是二代教父麦克,要智囊有智囊,要干脏活儿的有干脏活儿的。而且在麦克结束一生之前,顺利完成从政的目标以及家族接班。
3,不注重血亲继承
如果一开始,高启盛因为想抱大树泰叔,娶了寡妇陈书婷是明智之举。
陈书婷当时也很年轻,不过30出头,完全有能力再生养。如果不论各种原因没有生育,在书婷意外死亡后,完全应该考虑,但也没有。太不合理了。不过这个安排一定能赢得许多女性观众的莫名追捧。
但,不生养自己的亲身骨肉,就决定高家的昌盛只能是一时,必定昙花一现。
高启强对待陈书婷的儿子白晓晨,不可谓不用心,但可以说是十多年都扭转不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别扭心理,非常的内耗。高拿命骑摩托身教,劝服晓晨转变,最后还是被其无情举报揭发。
黄瑶,同样是。虽然和高启强是名誉上的父女,给她最好的资源供养其长大成人。但丧父,是黄心头扎入的钉子,纵然老默对黄瑶的抚养时间也非常有限,但这就是血缘关系的天然亲近。谁也抚平不了,这必将是定时炸弹。最终,为警方提供集团的财务账目,立下汗马功劳。
高在家业的维护上有努力,想放弃白晓晨,但女儿黄瑶的变节也让他万万没想到。
彻底的后无来者,来继承哪怕一小部分的合法产业。
眼看它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再看他大厦倾。
高氏风云二十年,最终都灰飞烟灭,没有留下什么。
而《教父》,可以看到两代教父都在亲身子女上的投入和布局,包括养子的认领,以及极具意大利传统的泛意义“教父”关系。如此,把家族扩大,以及打造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将生态做的越复杂,生存和发展体系就越稳固。
最终,完成家族从混混儿-黑社会-商业-从政的转变,黑历史洗白,家族绵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