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不美,却自有力量

现实生活大抵上总是无聊的,所以,一旦发生点不那么寻常的事情,人们倾向于添油加醋,把事情渲染成某种传奇。

唐僧去西天取经,说穿了只是一次极其枯燥的跨国旅行兼留学,但经过《西游记》鬼斧神工的加工,这件事转变成具有多重文化意味的重大事情了,孙悟空更是家喻户晓,像中国人的遗传密码般代代相传,进入了国人的集体潜意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诸葛亮真有那么神吗?唐伯虎真的点过秋香吗?杨贵妃真的美到“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吗?……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嘛!把生活中的事例经过提炼,再适当地夸张变形,打磨光滑,再看过去,艺术感就出来了。就像如今的美颜相机,任你长相多恐怖,几经修复调色,也变得肤如凝脂、艳若桃花。

只是看惯了传奇,总觉得隔着一层纱,看不真切现实。那么,把传奇还原成真实又如何呢?

看贾樟柯的电影手记很有意思,他一直要求录音师:“糙些,再糙些。”让她加入大量的街道噪音和烂俗的流行音乐。

还真神!当《三峡好人》里“两只蝴蝶”的歌声弥漫在街头时,真实感一下子出来了,你会想,哦,是的,我们的街头就是这样,然后又会惊诧,原来这一切这么滑稽!为什么当时没感觉出来呢?我们身处在真实中却浑然不知,一旦重现会感觉触目惊心,这种旁观者的视角不是也很有必要么!

我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比一般人以为的要小得多。”相应地,传奇的真相相比传奇,也要朴实粗糙得多。

电影《罗生门》就向我们暴露了这一真相。人人都有追求传奇的倾向,强盗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勇猛无比、凶狠残暴的人,实际上他在奸污武士的妻子后跪地请求原谅,被逼比剑后抖抖索索、东躲西藏,老早就丢了剑,最终只是侥幸杀了武士。武士为了掩盖自己被杀的窝囊气,干脆宣称自己是自杀。武士的妻子无辜遭奸污后,竟被两个男人嫌弃,她为了雪耻,谎称杀死丈夫的是她本人。现实太混乱不堪了,每个人都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真实的世界,人性很少走到很绝对的地步,基本上总是处于混沌灰蒙的地带,恶中带善,善中带恶,勇敢中藏着懦弱,懦弱中孕育着勇气,伟大中免不了琐屑,传奇中少不了庸常。

然而,把传奇还原成真实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它至少给人以希望。坏人并非堕落到底,圣人也并非高不可攀。那些被奉上神坛的人,他们也具有普通人的一切特质,也许只是比普通人多了点持之以恒百折不挠,那么,你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试试,说不定也能成为别人眼里的传奇呢!

作者: 杨春艳,在清冷中升华,在孤独中沉思,我手写我心,哪管世间繁华。个人原创公众号:杨春艳的番茄园(ID: cara99020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