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行走在幸与不幸之间绽放的生命

20210426

古殿檐头,朱红门壁,玉砌雕栏,都已剥蚀、淡褪、崩塌,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老栢树愈见苍幽,这座废弃了的荒芜冷落的古园——地坛,像是在等待什么。

终于,它等来了一个青年,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的青年。

这个青年,失魂落魄,每日每日,把自己摇进了这个沉静的园子,或看书或想事,看虫子看蝉蜕看露珠,看偶然经过的行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这是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这里,更容易感受到时间,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一看,便看了十五年。

这青年,经常脾气坏到极点,经常发疯一样离开家,然后,到这园子里,想着自己,想着自己的不幸,想着日月星光,想着人和上帝,但一丁点儿想不到,那个时常因为担心尾随而来偷偷的远远的望着自己的母亲。

这位母亲,理解自己的儿子需要独处,总是默默的帮儿子准备,帮儿子上了轮车,看着儿子摇车拐出小院,目送,远去。

等儿子归来,是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怎样兼着痛苦与惊恐,儿子,都不曾知晓,但她就这样,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坚忍的承担着儿子的不幸,一过十五年。

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儿子又独自出门,母亲,却倒下了,再也没起来。

后来,这个变成了中年的儿子,获奖了,当了作家。那些日子,他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心里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

他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儿子的一点点快乐?莫非,上帝是看她太苦,才把她召回?

想啊想,沉思再沉思,写出来的东西,越来越有宽度广度和深度,而母亲,却再也看不到了。

史铁生是不幸的,好好一个人,突然间就走不了道了,一辈子只能坐轮椅上。

史铁生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奶奶,好妈妈,好媳妇,还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他的文字,总是带着沧桑,带着沉郁的痛,却又总带着希望,带着治愈,带着温暖和爱意。那十五年的沉淀、思索,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他的生命因此绽放得格外明朗、闪耀。

《我与地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