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与不打

→这六种情况不能打孩子———

*孩子犯错误,是因为:

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清楚。

*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自己也在犯。

*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况者不能打:

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

*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3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

即使是有的孩子过于顽皮,体罚他的时间也只能提前到1岁半,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对不能进行体罚的。

因为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

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体罚他们,怎么办?

冷处理:不满足无理取闹的条件,不搭理。

自然后果法:让他体会一定后果。

用生气的表情告诉他行为不当。

给孩子讲明一些简单的道理。


→*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而且在这一时期进行体罚,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


→这四种情况可以打孩子

*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

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

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很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

*父母或老师已多次提醒他有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打孩子。简单地说,屡教不改时,可以打他。


读《十点家教》笔记

2018.6.1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4月份,有个亲子阅读的家庭作业,发现自己读书后,爱拖拉的娃作业做的快多了,于是主动提出自己每天写一篇日记。...
    二苗头阅读 1,118评论 0 0
  • 屡屡出现在新闻头条的“区块链”消息,众多大佬们或“摇旗呐喊”或剑拔弩张 的讨论,让关于“区块链”的话题不止于大佬和...
    我才后悔莫及阅读 1,735评论 0 0
  •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anshu.com/p/...
    Stan_Z阅读 3,474评论 0 8
  • 艳阳高照之后的黄昏,疲惫。下班回去的路上,看见某处石缝里张开的花朵,不以为然,又以思考。擦肩而过的路人有熟悉的面孔...
    骆训文_a928阅读 1,657评论 1 1
  • 快要出发的前两三天,每天我都会对姐姐说:“过几天妈妈带着你和弟弟要回杭州,我们要坐大巴车,要坐飞机。” 第一次跟姐...
    三月寶貝阅读 4,9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