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母爱似水一般柔和,温和而细腻。父爱如山一般雄伟,深沉而伟大。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父母在孩子眼里就是自己的守护神,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然而今天的一则虐童新闻引发民愤:4月29日,黑龙江省三江公安分局发布了关于“4岁女童遭继母殴打致颅内出血”案件的《警情通报》。通报称:“因于某茜(4岁女童)多动、淘气,有时大小便不能自理,曲某某(继母)为发泄不满先后多次用拳头殴打、用开水烫、抓住被害人头发向墙上撞等方式伤害于某茜。共同生活期间,于某龙(生父)对于某茜管教时,也曾用手、数据线、笤帚殴打于某茜。
原来,直到4月23日,4岁女童于某茜遭到继母殴打后致颅内出血被送往医院抢救,至此,于某茜的悲惨经历才得以曝光。不幸的是她仍在ICU昏迷,状况不好,甚至有生命危险。犯罪嫌疑人曲某某、于某龙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虐童的居然是亲爸跟后妈一起,亲妈因离婚没条件管。作为一位母亲看了心痛无比。想问孩子不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吗?呵护还来不及怎能打这狠?
想问虐童的继母,您也有儿子一起生活,怎么舍得打别人家的孩子,还打的这么狠、这么惨!难道你不在乎在你儿子心中的“光辉形象”吗?既然和他亲爸一起生活了,就应该接受他的女儿,就算自己不想带,完全可以把孩子送给他亲戚养,哪怕你遗弃她,也比天天折磨好啊!
想问孩子亲爸是亲生的吗?继母常年对她打骂这么狠,你不管还竟然纵容甚至参与对孩子施暴。
想问孩子亲妈,离婚条件再不好即使又生一个,还不是自己身上掉的肉吗?怎能不管不问呢?
叹遇到不负责任的父母,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恶”,可怜的只有孩子!这个年仅四岁的孩子,已经长期处于继母的虐打中,如果不是这次出事,孩子可能永远生活在这种地狱里。这是一场悲剧,4岁女童正处在天真烂漫的年纪,等待她的本应该是童年的无忧无虑和家人的关心爱护。而她4岁的童年全被恐惧和黑暗占据,这种伤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带给孩子一辈子的“痛”。
对于这种虐童的行为,是不可饶恕的。近几年,报道虐童的案例还是数不胜数。
2018年12月22日晚,一段“深圳宝安区父母虐打8岁女儿”的视频迅速在网上引发关注。2018年12月27日,深圳警方通报,查明女童父母因子女教育等生活琐事,多次打骂女童。目前已依法对女童父母刑事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18年10月底,陕西渭南临渭区法院宣判备受关注的继母虐童案。6岁男童鹏鹏(化名)长期遭到继母孙某多次虐待及殴打,至今处于植物生存状态。孙某因犯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一审获刑16年。
相似的案例犹在眼前,可是,严刑峻法却仍旧无法杜绝这样的悲剧重复上演。然而,这些出现在新闻媒体的案例,往往已是较为严重的家庭暴力或犯罪案件。而那些未对儿童造成可预见伤害的,或者没有被发现曝光的,极有可能继续被忽略、无视或掩盖着。
因为我们父辈从小的教育理念: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你是我生的,打你是应该的”,“不打不成才”,“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我在教育我们家孩子,不用你管”等观念,一直深入人心,因此导致“揍孩子是为了教育孩子”与“虐待儿童”这两者的概念,始终含混不清,这也是未成年人遭受家暴的主要诱因之一。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如何将“受虐”和“被教育”的孩子中及时辨识出来,有很大的难度。
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只要发现隔壁家的大人有打孩子的行为,邻居们会立刻报警,警方也会第一时间介入,接下来就会引发一系列法律程序,直到彻底剥夺家长的监护权。
所以保护儿童,要靠父母、邻居、亲戚、朋友、老师、医生等乃至全社会的共同监督,才能及时遏制类似的悲剧。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和谐的家庭。一家人相依相伴,满满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让孩子明白自己是被深爱着的孩子,也更容易学会去爱别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拥有健康的性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路还很长,我们共同努力。所以请那些准备离婚的父母,为了孩子请慎重一点再慎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