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一次聚会,有一个朋友有意无意地笑着说:”你们发现没,几年前,我们聚会谈的还是文学,现在聚会,都谈怎么赚钱了!“
我们陷入了沉默。都挺尴尬,毕竟几年前我们都还是视金钱如粪土的文艺青年。
尤其是我,我记得青春期那会儿,我还有一种视金钱如粪土的男子汉气概,谁他妈一跟我提钱,我准恶心想吐。哇哇的,妊娠期的孕妇都没法儿跟我匹敌。
但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我奶奶就特别爱谈钱,而且乐此不疲,锱铢必较。
我奶奶对钱的敏感程度,就像我对美女的大长腿和胸部一样,我一旦跟她提到申请一笔款子(最少几块钱,最多几百)买文具或者是交学费,她就露出凄然之色,紧张兮兮地说:“钱难挣,屎难拉,你可省着点花……”
看看,还挺押韵的!
这还不算完,为了培养我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我奶奶还总是旁敲侧击地抱怨说:”现在这年头,钱可真不经花,想当年……“
当然,她所谓的想当年,大概是十多年前,那时候物价还没飞涨,大家都还唱着共产主义向太阳这种歌,一毛钱能吃顿饭,五毛钱都能买身衣服,不过世道变得太快,同样是五毛,谁成想过了十年就没人正眼瞧它了。
奶奶谈钱谈得太多,让我不禁恨乌及屋,连她也一起厌恶了,后来她一跟我提钱,我就立刻绝地反击:”老是嘴上挂着钱,钱能吃啊?“
我厌恶谈钱,但并不是不喜欢钱,相反,从小,我就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之下,将几个与钱相关的俗语倒背如流了,什么“没钱寸步难行”(没钱,你想出去旅个游,哪儿都去不了),“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有钱哪怕你是个娘炮,你是个女的,也能成为男子汉,这在技术上貌似现在可以实现了。没钱哪怕你是个真爷们,遇到事情也没辙,尤其是遇到漂亮姑娘你拿她没辙),”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能“”赚钱犹如针挑土,花钱犹如水冲沙“……
这些俗语以叙述、对比、夸张的手法,有力地体现了物质(钱)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性,省钱的必要性,以及挣钱的迫切性。但可惜的是,道理我都明白,就是不爱照着做,花钱依旧没什么概念,按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没有少爷命,却有着一颗火热的的少爷心。
那时候特喜欢李太白那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但是现在我想到的是,这特么都是诗人为了装逼写的,李白先生是土财主,还有皇帝包养着,所以可劲儿花可劲儿造都没关系,我们啥啥靠山都没有,凭啥洒脱?聚会的时候,我会和朋友大谈生意经,大谈只是略知皮毛的互联网,大谈该写点什么东西出书后才能更有市场,卖得更好,赚到更多钱。我仿佛成了一个一身铜臭味的人,还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因为我知道,我的年纪大了,不能拼爹,但还需要买房子,买车子,养家。我成了个彻彻底底被世俗收编的人。那种自己讨厌的人。
作为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少年,我也非常讨厌有人跟我谈成功励志学(也就是现在的鸡汤),所以读高中的时候,我和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是好基友,但就是不喜欢跟一个瘦瘦小小的同学玩,打篮球不带他,去饭堂吃饭不带他,打群架也不带他。总之就是不爱跟他玩,倒不是因为他有多恶劣的毛病,只是因为他总是爱看心灵鸡汤,也爱给人灌心灵鸡汤,尤其是爱给长得好看的姑娘灌心灵鸡汤。
那时候还不流行马云李开复,也不流行“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流行陈安之,他就老抱着陈安之看,抱着陈安之我就忍了,这哥们还特爱搞五年规划十年规划啥的,画得饼又香又大,让好多姑娘垂涎欲滴,但却极其招我讨厌,我虽然读书少,却好歹是个唯物主义者,很讨厌唯心主义。什么五年规划十年规划那时候在我看来,除了给自己打鸡血,啥鸟用都没有。
现在依旧觉得陈安之啥的啥鸟用都没有,成功励志学是给那些玻璃心或者希望天上掉馅饼的人看的。但是自己还是会偶尔忍不住会给定个目标或者计划,还会跟人布道:“有个目标或者计划,你才会奔着目标努力,活得不那么茫然。”
虽然也许今天定的目标,明天也就忘记了。今天熬的鸡汤,灌给别人,明天就忘了。但还是乐此不彼。原因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活得太累,需要鸡汤喝,也以为别人需要。
但是当某一天,我给别人灌完鸡汤,回头再看看自己的时候,突然觉得很尴尬,我不就变成了曾经高中时期的那个我最不待见的人了么?我小心翼翼地看看我的谈话对象,似乎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厌恶的神采……
正因为这样,我现在非常不容易喜欢一个人,也非常不容易不喜欢一个人,不容易喜欢一个人是因为讨我喜欢的人太少了,很难遇到,不容易不喜欢一个人,是因为我害怕有一天我也会变成那种我不喜欢的人。因为现在,我已经变成了曾经我不喜欢的那种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