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手机,发现自己关注了太多的微信公众号,从发现读者写的文章很好,到越读越焦躁,感觉关注的作者都已不复关注他们时那样可爱了,写的文章都开始渐渐功利,为了博取时下的眼球而成为标题党,文章读起来也没什么新意了。从关注时的感觉有深度,到现在读公众号成为了一种精神摧残,发现越读越累。让我们感觉时代疲乏,精神力量匮乏的原因之一,也许就是现在的这些微信公众号吧。
可能自己内心还是喜欢丰子恺、林语堂这一类的作者,文笔轻松,又不乏一些深刻哲理的文章。记得到现在,读到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自己依然会泪湿眼眶。想想自己还是喜欢一些彰显情怀的文章,相信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有情怀的人在这纷嚷的世间,依然能保留有一份纯真,来抵抗所遭遇的一切不顺心。
有时候在某个场景下,自己会回忆起曾经的画面,并且腻想一些情节,要是在配上一首符合场景的音乐,感觉很好,很舒服。每当这个时候,就总想拿笔把这个场景写下来,哪怕感动不了别人,最起码感动了自己。
每当四季轮转,季节更替时,总有一些感慨,不知道是感慨光阴的流转,还是年华的易逝。可能大部分还是对于周遭景色的感悟。懂得欣赏美的人,才能注意到一些小细节,不是吗?懂得欣赏,让我的生活不至于那么匆匆,而书写,则是为了留住感动的一瞬间,介已聊时读起来,会发现生命中还有这样的时刻。
自己也常常办一些蠢事,说一些蠢话,可能人生就是这样,感觉自己一直都是个精明的战士,时时刻刻用智慧武装着自己,但真相是,是人就会犯傻,偶尔蠢一蠢,也许是件好事。记录下来,捧腹一乐。
每当想起自己终会成为一堆黄土,寂寥的躺在天地间,生命届时就悲凉起来,转念一想,在化为那一捧黄土之前,还有好几十年可以去感悟,去体验,去享受,心情瞬间也会美好起来。
自己书写的目的是留住感动,书写感悟,于晚年时回味。也许写自己才是最真。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样的气度,希望我也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