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街的繁盛与兴衰
作者/狼烟诗影
走进这隐藏在深山里的大同古镇,在人来人往的街口,我们看到到处是商铺林立,现代的商品和古镇美食,和那些古旧的木屋搭配,既有古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也把“明清”时代的古镇建筑风格在这里展示出来。在这川西风情和“明清”独有的房屋建筑艺术中,把大同古镇的街房檐角,尽情地展示着它的陈年旧事。木制结构、小青瓦、挑檐宅角、吊脚楼、素简木窗,和脚下的青石板,这些“明末清初”的建筑,虽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尘封洗礼,它却稳站如初,静宛于邛崃以西不到二十公里的大同古镇。
大同古镇,不大,却和其它古镇有着不同的画意风情。细细品味,它亦如卧士,亦如逸仙般地站在从南山和九顶山脚下,两溪源头之水,在大同古镇的双江之上汇合,汇成磨子河之水,缓缓向东南流去。也因它藏着千年的旧事和万年遗事,把我们带到历史的尘埃中,或能扒开大同古镇昔日的繁盛。
大同历史,把我们引到两千至五千年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大同古镇这个并不驰名的乡镇,千年之前究竞是什么样子?究竞发生了什么……?历史,有时是客观的、透明的,那是因为一直有人记载着它的过程。历史,有时却又是神秘的,那是没有人去记载它千年的孤独。早在西周时期就有陕西扶风“马成子”入蜀,到邛崃大同灵山邛疏遗址地访仙修道的事情,后至大邑鹤鸣山后成仙的记载。4000年前,在夏商时期之前,也有一个叫“红灵子”的人也在大同修道成仙的记载和传说。4700年前,周武王封的神仙“邛疏”在大同石钟山修道成仙的记载。再从大同出土的旧石器时代“古石币”来看,七八千年前,大同就有人类居住的了。再从大同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的一枚红铜器上看,三千年前大同就有很繁华的部落了。
从历史探索来看,先秦之前,大同应该归䣢国管辖。当时,秦惠王命张仪统蜀设置临邛之前,临邛应属于三个古蜀国的交汇地带,当时的临邛古城地应是三个古蜀国之间的一个古濮国”。从当时的(䣢河:今西河)和(仠濮水:今文井江)以西应为西古䣢国领地。又从当时的(䣢江:今西河。古蜀时期为布濮水)以南,和当时的(䣢江:古蜀时期为:布濮水)和两条“濮水”汇合成“邛水”(邛水:现今南河)应为当时的古蜀国挨邻古濮国领地。再以当时的(仠濮水:今文井江)以南,和现在的(现:南河)以西南,应为古邛国领地。布濮水,她是有四百多万年历史的一条河。我们今天来捋一下布濮水,布濮水还得从今天的西河说起,西河的前身是布濮水,布濮水的前身是䣢水河,也叫䣢江。䣢水河的前身叫“昔水”,在“昔水”有“昔地”,昔水、昔地孕育了四百多万年前的“昔人”。郭沫若先生说:“䣢”是“昔”演化而来。所以,“䣢水”就是“昔水”。《中国文献通考》《禹贡•尚书》引《那书》曰:“人之先民在昔,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意思是说,中华民族的祖先启源于“昔地”的“昔水”。《嘉庆直隶邛州志》就记载了这个事情,在古代,邛崃先民就通过戏曲、送神、笛谱等方式记录了“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等这样的文字记载历史。这在全国唯一能找到中华民族祖先启源地的“昔地、昔水、昔人”的文献记载证据。还有一个证据就是邛崃是古濮人的发源地。“百濮”也是从古邛崃开始分化四处迁徙的。《中国文献通考•黄帝》篇引《周史》就介绍了一支百濮迁徙到青藏高原西北边缘形成古羌、北狄、西戎等北方民族;一支百濮迁徙到青藏高原内部形成藏族;一支百濮迁徙到渭河流域形成华夏族祖先。这都是铁的证据证明中华民族黄皮肤黑头发人种发源地就在邛崃。加上田野调查大量的证据也证明黄帝的出生地就在古临邛今大邑县王泗古镇甘泉寺,这都和大同古镇神农大帝庙“神农”大帝的出生地息息相关。
沿着古镇东西南北的街口出发,我们便可以在山端,路旁,田野,溪涧,能看到历史留下众多的遗迹。亦如大同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古石币,至今也还保存一块以作实证。紧挨大同古街的盐水村,有个地名叫“盐井坝,已探明的有6口盐井,古盐井1口,另有5口(古盐井:梅花井)埋藏于农田里未挖掘,所建成开造为唐之前。清代的,民国时期的,和解放后1957年开造的。出盐的地方就有人类居住,这是不变的规律。几千年前,大同发现了“盐”,所以,几千年前应该就有很多人因为“盐”而迁居然到大同,合乎情理。其中有一口盐井,当地人叫“八卦井”的盐井,为八角形状,当地人说是唐朝时候就有的盐井,但从井之辕来看,有“道教”遗风。那么,它的年龄有可能已超过唐朝到西汉吗?因为在西汉,中国“道教”就发源盛行于邛崃大同,大邑、周围十余县市,西汉时期,大同“道教”盛及一时,还有一处叫“梅子井”的地名,田下面还埋着梅花形状的五口老盐井,当地人称之为“梅花井”。据悉,1957年,彭山县有一盐井开采队来到此处开造盐井,曾挖出“五口梅花形状的盐井,开采盐井的老师傅发现后,说这是千年之物,不能随便动,随既依旧将这五口老盐井掩埋起来,给与保护。大同,有千年的古盐井,《汉书》《唐书》《宋史》记载:(临邛有二古盐井,名曰:“金凤”、“芳池”。盐井开采方式和取盐水方式为华夏之“始创”)。
汉唐时期的古墓群,古寺庙和禅林佛宗,又有汉唐时期的三千年古柏,至初唐李上金为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修凿石笋山摩崖石刻大佛像;到中唐时期,唐岱宗大历三年又修凿石笋山石刻摩崖造像群,碑记中间部分有“大历三”字样。在孔家山村委会那块出土于“竹瓦庵”的碑记题头也是“梁皇大兴,这进一步证明在南北朝时期,大同古镇的的名字叫大兴历史记载大同曾为大兴,“大兴”这个名字一直到吴三桂、清亲王豪格、张献忠屠川时期,到清时期,再到民国时期,大兴这个名字一直延续了两千年。这些都记录着大同的历史文化,流传于民间的故事,诉说着它那不为人知的尘封往事。大同,有“三里一庵,五里一寺”的说法。大同所在地的寺庙和遗址中,能轻松地找到“唐”时期的“八大宗”佛教流派。如:“沈家庵”,在邛崃“民国志”中介绍明朝之前不叫“沈家庵”,而叫“华严寺”,清康熙时期重修后才改名“沈家庵”。“华严寺”,是佛教“八大宗”之一。雷音寺、石金寺、天竺寺、等十八庵十八寺。这说明了什么?还有1957年邛崃县政府砍去为铺西桥板之用的金台山寺那4棵古柏,古柏之大,8个人才可以牵手围住,围圆达3丈多,11米左右。和陕西黄帝陵的那一棵5000多年的古柏有一比。目前,在景沟村官厅”常乐寺”边上还直立着一棵围圆达6米的古汉柏。它的存在,便有力地证明了两千多至三千年前,大同这个地方就已有人居住。亦如“石亭庙、金台山寺”等等,这些汉时就有的寺庙,没有众多人口的存在,哪里来的人去庙里烧香和做禅客?纵观历史,(公元311)年秦惠王更元十四年,张若所筑的古临邛城也只有2300余年历史,汉代,全国农民首富卓王孙在邛崃治铁,邓通造钱,展现了西汉邛崃的繁盛。从汉代到明末,大同古镇就有三十多座古庙。如果大同古镇当时不是繁庶之地?大同古镇地界这三十多座庙的香火灯油钱从哪里来?显然,汉唐时期的大同古镇一定是一处繁华之地。那么,汉代邛崃就很繁华了,汉之前应该大同就发现有“盐”了。金台山寺那4棵8人围树龄的古柏,和官厅山上那一棵有两千多年以上树龄的古柏就是证明。自然,我们可以想象,大同古街也一定比现在的古街大的多。只是在明朝末年张献忠入川时,吴三桂借攻打张献忠之名,在四川邛崃烧杀抢掠毁了所有的古建筑。直至清朝建立后,才有了“湖广填四川”之说。明朝和清朝的战争,把大同古镇的历史切断了。
而今,官厅山上那一座明朝“番王墓”的主人,生前就住在“双江府”,现今的“古店子”就是明朝的“双江府”。还有唐朝末代皇帝逃难到大同的诸多传说和遗址至今也保存着,等待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至今一个叫“南唐”的地名还在,那是唐朝末代皇帝逃难到大同首选的住所。在南唐地界的“石钟山”上,还发现有存留着最晚于汉代风格的石雕佛塔,在全国并不多见的早期石雕佛塔。佛教传入中国是东汉末永平元年(即:公元58年),是由东汉明帝刘桩引入的佛教。但是,佛教传人四川最早是汉武帝时期,现有多处汉代佛像石窟。那么,石钟山上的这个“佛塔”很可能是汉代的。为什么佛教在那么早就传入了大同?又如嘉州志记载,临邛西四十里,有一“石亭庙”,汉时已有,叫“凤凰山凤凰山寺”,唐时毁又重建,改名为“凤凰山凤凰庵”。到明末再毁,清康熙三十七年,由入张良后裔张文贵主持重建,改名“石亭庙”。又在大同重建三大庙,即:石亭庙、回龙寺,即后来的广福庵、圆方庵到现在的圆方寺,和二郎庙。又在大同街上修得“江西馆”和“湖广馆”。康熙31年维修建回龙寺,嘉庆改名广福庵,到光绪又改名叫圆方庵。这个在张氏家谱中有记载。大同古街后面楠木林中又建有“陕西馆”,由从陕西迁居而来的蔡氏家族所建。
所有的指向都在问,为什么大同这个深山里的古镇,在汉唐到宋元明时期就已成为佛教禅林?而且相当繁盛?不言而喻的解释,就是很可能在三千多年前,大同就发现有“盐”的原因,有了人类必不可少的“盐”,就有了人居之。在离邛崃城直径不到十公里地方,就发现有4600年历史的“高山遗址”。或四千多年前大同就发现有“盐”了?历史没有记载,也只能在民国志中找到清康熙四年到康熙二十年大量的移民迁入,才重新在已被张献忠和清军烧毁的废墟上,重新建起了恢复汉唐到宋、元、明时的地域名大兴,才又取名“大兴场”的古街。
如果张献忠、吴三桂、清亲王豪格在三百多年前没到四川,没到过大同,吴三桂的清军也没来,没了烧杀抢掠,大同镇的古街一定是很大、很壮观、很多的古建筑,很多没被毁的古寺庙和古房屋。然而,历史就是历史,遗憾不可弥补,汉唐时期大同古镇的繁华,和诸多古寺庙,在张献忠和清军的战争中一声令下,基本上化为灰尽。人不在,物不在,留下的只能是清康熙时在遗址上的重建起来的古寺庙,在“文革”中被毁而存留下来的遗址,让大同古镇的历史走了两千多年,在明朝到清朝之间,被切断了,历史在那个时候,就成了一个分界线。
1643年张献忠从湖北恩施入川,一路招兵买马和烧杀抢掠,于1644年攻入成都,并建立了大西政权。
1647年,在四川大地建立三年之久的大顺政权遭到入川清军攻打,清军对张献忠和反清民众和当地人进行大量屠杀。那时,大同古镇上汉唐时期古街古寺庙众多,富裕的大同人家和富裕的寺庙禅林,自然成了吴三桂的大军的烧杀抢掠,把大同古镇历经汉、唐、宋、元、明几千年积存下来的财富,在吴三桂和清亲王豪格的烧杀抢掠中,大同古街和古寺庙皆化为恢尽。又在吴三桂反清康熙十一年再入四川到康熙十九年,邛崃大同古镇的民众进行长得七年的第二次大屠杀。第三次大屠杀是一个叫“刘二寇”的到大同,又进行了一次烧杀抢掠,第五次是张献忠余部四年之后再到大同进行一次烧杀抢掠。这些历史,现有碑记存放记载。那时,四川大地随既生灵涂炭,所有生灵都化成了鬼魂,大同几千年繁盛的历史,在刀光剑影和熊熊燃烧的大火中消失。
1664年也就是康熙4年清政府号令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开始了,也就是后来的“湖广填四川”之说。从康熙四年到康熙十一年迁徙一部分来四川后,吴三桂反清再入四川邛崃,到康熙年十九年才结束。到康熙20年,从江西、广东、福建、和湖北陕西各地,以“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形式,陆陆续续迁往四川各地康熙二十五年湖广填四川迁徙完成。康熙二十五年二月二五日,康熙皇帝发布命令,凡四川人者,实行“顾姓改名,去其祖考”政策,把整个四川人的家谱,包括迁徙到四川人的家谱,清政府要求全部上缴没收烧毁,隐藏私放家谱不上交者,违者杀头。后由清政府统一安排给给原四川幸存下来的人和湖广填四川迁徙来的人统一写家谱,把原住民和迁徙民统一写成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徙至四川。不管原住民和迁徙民,统一由清政府给所有人重新“立派行”,如有亲三兄弟者,姓不变,三兄弟不能用同一个“派行”,各自立一个“派行”。不管是原住民还是迁徙来的亲三兄弟者,虽然都统一写成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徙而来,但迁徙地孝感乡的小地方名不一样,而且迁徙到四川的时间年份都不一样,就如亲三兄弟一起来四川的,他们三兄弟到的时间相差有十几年的、二十几年的、也有三十多年的。从康熙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五日起,不准讨论或讲康熙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五日之前的故事,违者杀头。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议修《明史》,就安排一个叫顾炎武的人来推荐写“明史”之人,因清政府在1643年到1678年之间的历史要按照清政府的提要求来写,顾炎武觉得在四川这一段历史上按清政府写的不是真实的“明史”,就拒不就荐,次年,更誓死不入《明史》馆。此后,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仕。
如我入川始祖张文贵也就在那个时期,由江西湖口县先迁至湖北麻城静住,到满十二岁以后,于康熙十七年再迁至邛崃大同古镇。亦是我张家祖谱记载,我入川始祖张文贵,本姓张,于1678年也就是康熙十七年迁至大同,按清政府康熙二十五年规定,被迫重新更改名字,由清政府统一为迁居而来的每一姓氏改名立代,去其祖考,固姓改名。我祖改名为张文贵,清政府给张文贵立下“十六代排行”。我祖张文贵,乃远祖汉时刘邦宰相张良后裔也,来到大同后,见大同广貌大地一片荒无,加之之前迁移而来人者,诸多各姓氏,也人但无几。张文贵与明朝皇袍大将军陶龙奎之女结为夫妻后,在一片废墟之上的大同陶坝村安顿下来。因当时我祖在江西湖口县而来时带有大量钱财,加上陶渊明后裔家带来的钱财,于康熙31年在大被吴三桂带领的清军战乱的废墟上,修建了“江西馆和湖广会馆”,以用来祭祠从江西迁至湖广之地,再迁移而来,为祭祀之用。也是接待从江西湖广两地到访来的老乡和亲人,成他们居住和吃睡的场所。
(后根据考察,张姓并非湖广填四川而来,而是宋末元初蒙古大军杀光了四川人,以后,张良后裔从江西湖口县迁徙到四川邛崃大同古镇的。只是被清政府强行更改成明末清初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徙而来四川的。就如南唐皇帝李煜后裔也是五代十国后期迁徙到大同居住的,康熙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五日统一写家谱也被迁徙写成明末清初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徙而来大同居住的。)
康熙三十一年后,大同逐渐形成街市集镇,后,恢复自汉唐以来的大兴之名,依旧为大兴场。(大同从汉代起至今,大同一共有四个名字,即:大兴、大同、大中)三个名字。
张家有一叫张万信的人,出生于康熙时期,也是大同第一个“生员”,那时还没有科举考试,被推荐到京试,喜得“膀眼”,在京为官,乾隆时因殿义而得罪乾隆皇帝,被允许回乡,赐与“皇清”。后,张家再出“探花”一名。那时,张万信,被允许回乡后,置田地三千余亩,于新津、高埂、安仁、广汉。每年送租于邛崃北门外“罗店子”处,张家再换成“玉米”运回大兴场,卖与途经大兴场背煤炭为生的三千背煤炭之人。在清乾隆到清朝末,大同张家是大兴场唯一的一个“粮户”,同时,邛崃,大邑,浦江所办的最高级别的酒宴“海参席”也由张家所办。
清中期,大同开始步入盛世,从都江堰经崇州的怀远,到大邑的新场,再到大同,再到火井,再到芦山县,再到雅安、康定、宝兴县的茶马古道,继汉唐、宋、元、明之后,又重新形成。大同古镇成了必不可少的中转站,大同古街得到长足的发展。又有成都,新津,浦江,邛崃铁匠铺打铁用的煤炭,都来自于背煤炭的三千背煤的工人,这三千之众加之茶马古道过境之人,大同,这个千年历史的古场镇又重新站了起来。那时,“南山和九顶山”中的两条源头之水,流经大同古街,汇成一条河后,就出现了一里河有三座磨景像。清中晚期,张家作为大同一个最大的“粮户”,那三千多个背煤炭挣钱过生活的人,用背煤炭挣到钱,去张家买了玉米、谷子, 在这一条河上的二十多座“辇磨”中选择一个,把谷子辇成米,把玉米磨成面,才背回家去生活。
到清中晚期,大同古镇已非常热闹了。街道也由当初的两条街发展到了4条街,街道总长发展达约660米左右,清朝末年,大兴场建成有老街房约450间左右。建成与众不同的西部明清独特的两层全木结构的“吊脚楼”。还建有数座独有的明清风格的“桥楼子”和石拱桥,又建成了“文昌宫”,这都记录着大同古镇人崇尚的文墨逸风。民国时,天下大乱,为了防范土匪的侵扰,还修建了城门。形成了独有的古街风情。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早在清初就驻有清政府的盐政司,以管理大同“盐井”出产的“井盐”。产量虽不大,但“盐”作为清政府统一管理,在大同设置了“盐政司”。那时,江西馆、湖广馆、陕西馆,便成了古镇人打牌喝茶的休闲之地。江西馆前面曾有“钟鼓楼”和邛崃现有的“钟鼓楼”一模一样,用来当时的大兴场“打更”之人居住。一九四四年,因“大兴场”街上有一叫“唐文君”的人因为抽大烟,不小心触火成灾,把大同古街差不多烧了个干净,只剩下一条半边街。康熙时期的那些古建筑随着一场大火,基本化为灰烬。现在大同古街大部分为民国时期,一九四四年以后的建筑,有及少部分是清康熙和明朝的建筑。
由于繁荣的大清帝国,繁茂的康乾盛世,到清末,孔家山上的孔子后裔家族也繁庶起来,茶商生意做到省外。那时,古镇侯家出了两个“员外”,一个叫候松柏,到晚清时,用数代人聚集起来财富,有数十万块银元,侯松柏便将拿出来将大同至桑园镇;大同至邛崃;大同至新场古镇;大同至三坝乡的四条茶马古道铺筑成青石板路,还在沿途修建了众多石拱桥,当时的清政府还给侯松柏封了个“号”,名曰“松柏号”。民间曾这样说:“松柏号的银钱多,平路引修来爬坡”,指的就是当时侯松柏在大同古街河上修了一座很高的“石拱桥”。为晚清的大同古镇、古街,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个也姓侯,因在外省为官,告老还乡时回家,曾用很多匹马驼银元回家,修了很多豪华的府第,被当地人称呼为“员外”,也为当地农田水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因为有“康乾盛世”,大同有钱人也在不断的重建因“明末战乱”烧毁的汉唐古寺庙。
1905年,大清朝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的踩踏下,轰然倒塌。随着,土匪四起,大同古镇的有钱人存留下来的钱财,瞬间被土匪“拉肥猪=绑架”抢劫一空,钱粮所剩无几。那些在外收租的田地被当地土豪劣霸所占,基本上从最富的“地主、员外”,变成最穷的人家。亦如我张家,在民国时期,一天就被抢劫过三次。“拉肥猪”就有五次,拉一次肥猪要500个大清光绪元宝银元才可以换回人质。据说当时光绪元宝一个能买一头200斤的肥猪。当时被抢也超过三十次之多。三千多亩收租田全部被当地土豪劣霸所占,百万家财瞬间化为乌有。民国二十九年,400多人的土匪来抢劫张家时,被张家刚从桑园美国人建的飞机场那里买回来的“卡宾枪和五指钢针”枪打跑了,也就在那时,孔家山的土匪头目”孔金刚钻”听到卡宾枪的声音,就带着土匪下山来抢“卡宾枪和五指钢针”,阴差阳错的去追击抢过张家的土匪,就成了土匪抢土匪的奇观。后来那个抢过张家的土匪头目,绰号叫“蔡老金子”的 人,在民国晚期,被大兴场民国政府“招安”,做了大兴场的“团总”(相当于现在的乡武装部长)。之后,就强行在当时的大兴场街上6家茶铺中举办“讲道理”,目的是这个“招安”土匪头目在抢张家未遂,反被孔家山土匪抢的账要算在张家头上。“讲道理”那天,来自三州八县看热闹的人齐聚大兴场,都来看惊动一时的土匪抢土匪案,成了和张家的事了?如果那天张家那时没有靠山,那就等于是已“招安的土匪头目蔡老金子说了算”,把账算在张家身上,孔家山土匪抢他们的账要张家来赔尝。谁知,张家又去找到一个能通”九州的土匪头目,叫“何三爷”的亲戚,他的到来,才没让已“招安”的土匪“蔡老金子”举办“讲道理”的索赔案得趁,如果得趁,张家要反赔土匪已定银元二百万块。这起颠倒黑白的反索赔案就此收场。也没让张家付费当天有上万人喝茶的茶钱。还有就是张家在解放后剩下27夹背铜钱,也在解放后的抗美援朝期间给与国家“献铜献铁”拿去了,还有一百桌清代办“海参席”酒碗的用具,那些青花瓷、粉彩盘、粉彩碗,也都被全公社分到每个村的集体食堂,张家在大清朝的“康乾盛世”中聚积下来的百万钱财也因此而烟消云散。大同古街也因为土匪的烧杀抢掠而被毁甚多。
解放后,大同古街在经历“文革”时,那些独具一格的古建筑很多也被破坏和撤除了。如今,古老的江西馆、湖广馆、陕西馆、文昌宫和古寺庙已荡然无存。到七十年代,在大同古街能幸存下来的就是“大同味道”,六七十年代由公社食堂毛国财手下创作的“熊掌豆腐”,后来历经职工食堂的侯金福和叶顺安的传承和延续下,流传至今,大同古街上卖的“油炸豆腐,熊掌豆腐”传承为今天多彩大同的“大同味道”。
今天的大同古镇,那些古街,已变成多彩小镇和古街的组合体。从八十年代开始,大同古镇又增加了约940米长的街道建设,街房增加600多间,也促进了大同古镇的新兴与发展。省内外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因踩着古镇千年的历史印记而来。在约71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的大同古镇,约1.5平方公里的明清风格的古街上,我们还能从古街明清风格的“吊脚楼”上看到古镇的文化,也可以看到大同古镇那千年古楠树和曾经的沧桑与繁盛。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用多个笔名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