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就做在我的对面,然而我们基本上的沟通工具都是在用QQ或者微信的沟通,当面沟通的机会极少,不管是坐我对面的苏珊还是整个公司的气氛,200多平的开方式办公室,安静的只剩下键盘的敲打声,给人一种非常压抑的感觉!
曾经的办公室是非常的活跃的,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变的如此的压抑
害怕错误
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
一位同事说,很多关于工作的讲求的是凭证跟逻辑,所以网页沟通的话多少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可以追溯源头!而且网页的沟通还会有一种回复期的缓冲,对于敏感话题可以思考一下再回复,可以不那么正面的冲突!
沟通有风险
基于以上同事的回复,可以分析出,同事的内心感觉不到安全,随时都有可能会被自己说出的话而买单,感觉到当面的沟通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总感觉会被别人抓小辫子,所以不愿意当面沟通!
逃避沟通
这两天因为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而且是二次错误,心理一直在打鼓,应该怎么跟经理去说这个事情呢?而且这个事是非常简单又傻瓜式的错误,自己连怎么错的都不知道,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确实是错了,因为害怕被批评,所以一直拖着想让自然的解决掉,而事实证明,越拖越难沟通!一直在逃避这个现实!
终于在昨天鼓起了勇气,用发信息的方式来告知经理,我犯错了!
面对沟通的处理方式
在一次因为产品运输未能及时的到达指定地址,影响销售,为此而开会解决问题,作为负责运输的我,首先阐明一个因素,物流原因不可控,在正常的时间内把货交给了货代公司,货代公司也是找对应的快递公司发货,中间有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在里面,所以这个问题主要责任不在我!
传统的沟通结果结果处理方式采取了暴力对抗和转身而逃。运输耽误的实践其实就是一种暴力的对抗,并没有采取任何的有效措施,去改善问题的所在!
为什么越是关键的对话,情况越糟糕
经常会在电视或者某个故事情节有个情景很熟悉的场景:一位老人会因为儿女的某一件事着急上火而倒下的比比皆是,为什么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他们的沟通对话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呢?
场景
上述所说到的老人因为儿女的问题着急上火而倒下,很多时候的场景不是在家就是在一个有除第三者外的人的地方,因为接受不了有异于正常认知范围的事件而发生的悲剧!
情绪
情绪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在双方进行沟通的时候,哪怕只有一方是带着小小的情绪沟通都将会是个导火索,引爆沟通而最后很大可能的两败俱伤!
两家公司因为是供需问题和合作,但因为产品品质原因而需要在一起沟通产品的品质改善问题,需方因为多次出现了品质问题而小有情绪,一开口的就是来一句:为什么你的产品总是出现问题?
而供方因为工作的压力也给怼一句了,如果总是出问题的话,贵司的销售业绩是怎么来的!就这样的产生了对产品品质的一项矛盾而不欢而谈,自然也就没有谈出什么好结果了!
本质
很多人都在认为,沟通是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个其实就是其中的一条而已,最关键的是沟通的本质就是为了改善人际关系!
人因沟通而精彩,事情因沟通而得以改善,事情可以在沟通后圆满解决。成功的沟通在于相关信息的自由交流,表达各种的看法,分享各自感受,说出自己的猜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我说的你都明白!你说的我都认可的一个圈子内,当沟通内容不属于这个圈子范围内的时候会自动的筛选出去,以保留看法一致的人在一个圈子内,继续沟通!
沟通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沟通达到什么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