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会厌恶的说,我要做个君子,怎么能去察言观色呢?
很多人认为,察言观色是一个贬义词,要看人家脸色办事,是下级对上级的阿谀奉承;但反过来看,如果你作为上级,你说话不看下级的脸色,把对方搞得很没面子、很难堪,请问,他会不会服你?
很难,而且还会给你制造很大的麻烦,察言观色的最终目的是让双方都有面子,让事情圆满解决。
相信你还会感叹道:做人就不能简单点吗?像特朗普那样,想到什么说什么,再发一条推特搞定,骂下CNN,不是很愉快。
这事在美国发生说得过去,但在中国,像这样,很多时候会吃大亏。
事实上,在古代,孔子就强调察言观色的重要性,他说:“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如果说话的时候不看人家表情,你就跟瞎子没什么区别。他告诉我们,做人当然要做个好人,而且关键的是要做个善于察言观色的好人。
假如,你跟你的太太去听一场讲座,听完后,太太问你:“这个教授讲得怎样?”你说:“讲得很好啊!”你太太马上说:“这样也算讲得好?”,她脸色很难堪,你马上说:“他的讲座气氛虽然很好,但是我全程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或者听完后你说讲得不好,你太太马上说:“我觉得挺好的啊!”你马上说:“一开始讲得我有点糊里糊涂的,但后来他讲的我都听懂了,真的很棒!”这就是看脸色调整的表现,不然你会跟太太闹得很不愉快,所以,察言观色非常重要。
所以,很多时候不难看出暖男和渣男比较吃香,而直男往往打抱不平。
你咳嗽一下,他就给你送上银耳莲子汤,你说老公我有点郁闷,他马上给你发个520红包,你眼神一扫,他就知道你喜欢那条项链,而直男只会啥呢?多喝热水。
在中国的生活中,有一个职业每天大部分时间都会根据人的脸色说话,这个职业叫医生。
假如一个病人得了癌症,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跟他说:“你这个病是癌症晚期,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存活率大概只有10%,根据你现在的情况,最多只能活一年,而且放疗、化疗也没啥大用,很浪费钱,你就准备买好棺材好好待着吧!”,相信医生说完这话, 病人第二天就挂了,他没有一句话不真实,但是病人听完这样的话,一定很恼火。那医生一般会怎么说,“你这病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以前很多病人也得过,在医院好好调理,注意休息,很快就会好的”,起码病人的心情会很愉快,虽然他早就知道他的病情很严重,因为他会通过多个途径旁敲侧击了解,通过亲人的强颜欢笑,看亲人的脸色,一看就看出来,不用多说。我们从来不骗人,我们只是不说实在话而已。
学会察言观色,留意对方的神情,互谅互让,进退得度,就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和睦相处。
察言观色是一种处世方式,更是一门人生学问。人生在世,当行端坐正,恰当使用察言观色能让我们的工作顺风顺水,但过度察言观色,阿谀奉承,迎奉领导,就会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