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清朝皇室的皇子皇女,天生就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应该个个都长得白白胖胖,活得生龙活虎的。可是你知道吗?清王朝从1644年继位的顺治帝,到1911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共经历约300年。十代皇帝,共生育了146位皇子皇女,实际有超过一半(74人)没有活过15岁,都早早的夭折了。当然,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应该不止一条,其中有一个原因竟然是营养不良。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嗤之以鼻,切,皇室山珍海味啥没有,还营养不良?你别忙吐槽,静笃要告诉你,真是这样的。
清朝皇室遵循的是“节食养生”的养育方法。认为小孩子不能吃得太多,要吃得清淡,否则就容易生病。这些说法都是皇宫的太医们提出来的,按今天的营养学观点来说,其实也不错。
可是我们知道,清朝(当然大多数封建王朝都是这样的)的皇子一般不是亲生母亲抚养的。一方面是为了不让母亲过分宠溺皇子们以至于缺乏男儿气质,另一方面也害怕外戚干政。所以清朝的皇子们在满月后就会离开他的亲生母亲,由奶娘抚养,除了如端午等重大节日外,很少与生母见面的。
对于奶娘们来说,养育皇子是一件美差,他们当然是疼爱所养的皇子的。可同时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如果皇子的身体出了差错,那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这样一来,小皇子们的吃食就被严格控制起来。这样不能吃,那样不能吃,也不能吃太多,害怕生病。我们来看一下《太监的回忆》一书中有相关的记载
小孩子要少吃,是由小儿科的那些大夫们提出来的。可是,大夫们并没有说该怎么让小孩子少吃,而这些小皇子大多是由奶妈和太监们照看大的,基本什么都不懂,所以,大夫的这些话到了他们的耳朵里,就变成了必须要遵守的规定。
其实,据有关资料介绍,很多皇子小时候都是经常吃不饱的。皇室又注重小孩子的礼仪教育,三餐吃饭要准时,不能偷吃零食,这样一来,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像光绪帝,就因为想要换和加几个菜,被慈禧太后给训斥了一顿:‘为人上者亦讲求口腹之末耶?奈何独背祖宗遗训!’
我们再来看下另一个皇帝宣统的经历。 末代皇帝溥仪(宣统)回忆说他小时候吃饭时有几十道菜,都是太后和太妃们送来的,但他却大多数菜只能看不能吃,因为奶娘和太监们不许他多吃。有一次,溥仪一次吃了太多栗子撑着了,太监们罚他喝了一个月的小米粥。这样一来,小溥仪很多时候都感觉饿,以致于把喂鱼的馒头给吃了。太后知道后,没觉得是他饿了,认为他是在犯错而处罚了他。
还有溥仪回忆录中的一段话,应该更有说服力:
王府里的孩子很可怜,大多都营养不良,因为饮食控制得很严,油腻的都不能吃,清淡的也必须少吃,一只虾要分成三段吃。
由此可见。皇宫并不是没有吃的,而是奶娘和太监们遵守太医们的要求节食的后果。皇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经常吃不饱,没有得到最好的营养,自然身体也不好了。身体不好,就容易生病,生病后医疗条件又跟不上,自然就容易早夭了。
这是静笃根据历史资料得出的一个结论,如果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面多多讨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