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笨拙的汉字,原是他们穿越时光递来的救生圈。
01
亲戚群里突然蹦出一条链接:《震惊!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发件人叫“花开富贵”。
我对着手机屏笑出眼泪,摸了摸自己发际线后退的额头,突然笑不出来了。再过二十年,我的网名会不会变成“秃然快乐”?
现在中老年人的网名像超市特价标签,直白得让人心酸。
隔壁老王叫“知足常乐”,朋友圈全是降压药测评;广场舞领队邻居大妈顶着“傲雪寒梅”的名头,每天在她在的群里发“早安!感恩生命”的荷花配图。
他们用最朴素的汉字,对抗着最快进的时光,像给旧毛衣缝补丁,一针一线都是活过的痕迹。
02
上周陪父亲换手机号,营业厅小妹问他要不要注册微信。老爷子盯着输入框沉吟半晌,郑重打下“青山依旧”四个字。
我鼻子突然发酸,当年他给我起名时翻烂了《辞海》,如今轮到他在数字世界里笨拙地刻下自己的人生信条。
年轻人的网名是面具,中年人的网名是旗帜,老年人的网名是纪念碑。
你看“顺其自然”可能在病床前签过放弃抢救同意书,“平淡是真”或许刚送走相伴五十年的老伴。
他们用“上善若水”封印半生惊涛骇浪,拿“随遇而安”包扎命运刺过的暗伤,每个看似老套的ID背后,都藏着没说完的“想当年”。
03
菜市场遇见举着“诚信是金”二维码的卖菜大娘,突然读懂中老年网名三大定律:
必带自然景观,必含四字成语,必现岁月静好。
他们年轻时被时代洪流冲得东倒西歪,老了偏要在虚拟世界种满松竹梅兰。
朋友说他爸把网名从“勇闯天涯”改成“平安是福”那天,正是体检报告查出三高的清晨。
最扎心的是同学群里悄然变化的称呼:当年叫“追风少年”的班长成了“淡泊明志”,总爱换火星文昵称的班花变成了“春暖花开”。
当我们开始理解这些“土味网名”,其实就是听见了生命倒计时的滴答声。
04
深夜刷到母亲发的朋友圈:“月圆是画,月缺是诗”,配图是我初中获奖的作文截图。
突然想起她第一个网名叫“静待花开”,那时我正高考复读。现在她的网名是“笑看人生”,而我成了被房贷奶粉压弯的“三十而立”。
每个被嘲笑的中老年网名,都是块磨砂玻璃,他们在那头擦拭遗憾,我们在这头看见沧桑。
或许再过三十年,当我们的子女对着“元宇宙养老院”里“佛系养生”“躺平万岁”的称谓大笑时,也会在某个月亮很亮的夜晚突然惊醒:
那些笨拙的汉字,原是他们穿越时光递来的救生圈。
所以别嫌他们的名字太俗,当“幸福一家人”永远灰下去那天,你会跪着把每朵玫瑰早安图存进云端灵堂。
他们顶着最土的网名,替我们挡着最狠的时光,这大概就是中国人最笨拙的浪漫:
把苦酿成甜,把伤化成禅,把千疮百孔的人生,过成微信里那四个岁月静好的方块字。